当年孟芳蕾没有和他商量就把人送出国,周国仁纵然生气,但出于共同的考虑却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没曾想,再度失去一个女儿,儿子也跟死了一样。

好好的一个家,七零八碎。

“嗯...”对面是疼爱自己十几年的父亲,知夏有点想哭,“爸爸...我是想跟您说,我回来了。”

说完她很急着地接下一句,“我不是想去打扰你们,就是跟您说一声。”

周国仁所了解到的情报里,只是两个孩子产生了不合适的情感。这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错。

知夏却因为未犯错而被赶出家门,周国仁心中一直有愧,他口气故作严肃,“什么只是说一声,回来了不回家像什么话。”

知夏还不够成熟老道,分不清爸爸的话是客套还是真心。

她只能用沉默应对。

安静了好一会儿。

周国仁说出更明确的话,“你地址给我,我派车去接你。”

“不,不用了。”知夏马上说,“我现在不在屿城。”

“那什么时候回来说一声,我派车去接你。”

周国仁向来说一不二,知夏彻底明白了他的心意,推脱不了,便说好。

“妈妈那边...”

“放心,你妈肯定高兴。”

爸爸的话或许是没有核实过的一句安慰,但知夏确实有被安抚到,得到了一天轻松的心情。

Linda有事要先回意大利,知夏陪着她在京州逛了逛,顺道买了许多当地的特产。

知夏原本想也买点带回家,后来想想显得太刻意的见外了。她已经从意大利给每个人带了礼物,不算十分贵重,但每一样都是精心挑选,诚意十足。

当晚Linda坐飞机走了,第二天一早,知夏和林砚也去了屿城。

知夏考虑得清楚,总不能带林砚回去,亲哥哥去养父母家算怎么回事,于是两人一下飞机就去了预定好的酒店。

坐在车里一路看着,可能对这个城市的观察不够细致,知夏觉得与三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路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种类,冬天了还是那样绿。高高低低的大楼排列组合一成不变。又好像有变,江的对岸似乎多出了一座巍峨大楼。

知夏心里的不安就像这座拔地而起的大楼,她抓住身旁人的手臂,“林砚,我觉得我哥好像出什么事了。”

林砚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知夏刚想说你这是什么表情,忽然恍悟过来,“哦,我是说我年纪大一点的哥。”

还在计较他比她大几秒的事,林砚无奈地笑了,嘴角略微有上扬的趋势。

“你干嘛笑。”知夏蛮不高兴。

“没笑,”林砚轻弹了下她的脑门,“为什么这么说?”

知夏摸着额头,喃喃道:“第六感吧。”

林砚脑袋枕在后靠,眼睛倾斜地看着她有一会儿,很轻地弯上唇,像是释怀:“那去找他吧。”

第126章 有人在家等你

林砚和她血脉相连,他们之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灵感应。

他深刻懂她的挣扎,懂她的思念和难过。

更懂她当初不回国,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病。

自从母亲走后,林砚像是浅水区里的鱼坠入深海,完全失去了方向,孤独地游走在茫茫大海里。

一母同胞的妹妹找不到,完成不了母亲的遗愿,他陷入偏执的泥潭,在反复的自我否定和坚持中挣扎。

直到妹妹知夏的出现,她宛如一支救命的藤蔓,他试图抓住,一点点往上爬。

又在害怕失去中慢慢松开了手。

可当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