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的?百姓需要活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吃饱穿暖,解决了?这两样,只?要赈灾的?主事人不是个傻子,都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事实也确实如此。

谢宁自己也知道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他作为家人,总免不了?担心。

不过谢宁很快就?抛开?了?,他相信大哥的?能力。

谢宁扯起?一抹笑:“不想了?,以大哥的?能力,完全不用我们担心。有这时间不如想想我的?稿子该怎么?写吧。”

自从报纸打响名气?大卖后,谢宁对?做主编充满了?自信,每天都斗志昂扬,精神奕奕地去报社报到,报社的?人看谢宁都看习惯了?。

若是有哪天没去报社,荣斋先生还要遣人来问发生了?什么?,至于为什么?没去,谢宁能说?是因为晚睡所以醒得?晚吗?

现在已?经出了?两期报纸了?,反响很好,初版的?印刷量一开?始是五万份,现在已?经再版了?三次,共计三十万份了?。

所以接下来的?第三期报纸,他们打算一次性印刷三十万份。

第二期报纸的?时事新闻,主题是张俞白提出的?,所以由他来写稿子,谢宁当了?回甩手掌柜。而第三期报纸,主题是谢宁提出的?,稿子自然由他来写。

谢宁吹了?会?儿风,沉下心来便继续写他的?稿子,见此陆川也不打扰他。

两人各做各的?事情?,互不打扰,书房内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气?氛。

没多久,谢宁就?写完了?他的?稿子,时间还早,不想自己一个人回房,便开?始思考下下一期报纸的?主题。

谢宁想着想着便想起?了?刚刚的?话题,大哥还在凉州府赈灾。

他可不可以把雪灾当做下一期报纸的?主题呢?

第87章 诗会 太羞耻了!

听了谢宁的话, 陆川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雪灾这个主题可以写,只是现?在我们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 一切还得等?大哥回?来, 采访大哥和那些跟去赈灾的人, 从多个角度记录。”

现?在看?报纸的不止是读书人, 市井讨生活的百姓占了大多数,七天才三文钱, 少?吃两个包子的事儿,完全?在他们承受范围内。

采用雪灾及灾后重建这个主题,需要从上位者赈灾的角度出发,也需要从小处、从普通受灾的百姓身上出发。

前者可以给?那些读书人一点当官后的启发, 后者能让广大平民百姓更有代入感,像第?一期拐子主题以受害者角度讲述一样。

关于陆川的建议, 谢宁觉得很有用,并欣然?采纳,准备等?大哥顺利归来后,亲自回?家采访。

不过, 这样的话,他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下下期报纸主题,就要换了,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呢?

谢宁有些苦恼,下面的记者编辑还没培养起?来, 只有一个张俞白学得还不错, 提了个勉强过得去的主题,作为?上期的新闻主题。

其?实谢宁也是摸着桥过河,大家都是第?一次, 只是他多了个老师,有问题可以随时?找陆川指点。

其?实陆川倒是有办法,只是他不肯这么轻松地告诉谢宁。

陆川眨了一下眼睛,说?:“我这有个难得的新闻,宁哥儿可想要采访吗?”

正在苦恼中的谢宁,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一般能被陆川提出的建议,基本都是有价值的,他说?新闻难得,一定是不常见的。

“什么新闻?快说?与我听听!”

看?谢宁巴巴地看?着自己,眼睛睁得大大的,瞳孔里仿佛全?是自己的倒影,陆川刚才本已压下的欲望,又翻腾了几下。

陆川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