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瑾年低了低语气,“出门前我还说了今天要下雨,伞以后都摆在门边的柜子上,您出门可别再忘了。”

“阿婆年纪大了,好些事转头就记不得咯。”季瑛摆摆手。

季瑾年没接话,闷声又夹了一筷子蔬菜给季瑛,这才说,“我下次在门上留个字条。”

半年前,季瑛查出阿尔兹海默症早期。

全家人都知道,只道上了年纪记性差些是常有的事,安慰她坚持治疗就好,但季瑛的记性显然在一日日差下去。

妈妈常年在外,小姨一家又去了国外发展,身边没有能照顾她的小辈。

季瑾年放心不下,打听过病人最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便婉拒了留校任教的邀请,选择回W市当老师。

起初季瑛还劝,凭季瑾年的学历,该去更好的城市发展才对。季瑾年只说不适应外省气候,想和阿婆一起生活,也喜欢教书。

知道季瑾年性子倔,木已成舟,季瑛也没法子。又被孙女抱着胳膊哄得乐呵呵的,她在老同事们的圈子里将消息炫耀了个遍。

季瑛教了几十年历史,虽说不上桃李满天下,却也有不少学生几年十几年后还记得来探望。如今孙女主动继承她的衣钵,她自然高兴。

吃过饭,季瑾年起身收拾碗筷。

沾了油污的餐盘堆在水池里,水流冲刷而下,淌出一道光洁的痕迹。

她抬眼看着窗外。

楼栋里参差的光亮星星点点,在雨幕里有些模糊。

第2章 也不知道是教哪个班的老师。

从一单元和二单元之间的石阶匆匆穿过去,电梯一路未停。

唐玥摸出钥匙,左边尾指勾住雨伞系绳。

握着手机,购物袋也就只能套在手腕上,细白的手腕勒得有些发红。

熟稔地拧开门锁,意料之中的灯光黯淡。

并没有人等她。

室内稍许闷热的空气迎面扑过来。临出门前忘了开窗,也幸好没开窗,否则捎进雨来,阳台肯定会被淋湿。

唐玥垂眸,低头踩上摆在地毯边沿的夏季凉拖,很可爱的小黄兔款式。

是她搬过来的第一天,去不远处的超市买日用品时顺手买的。

之前在姨妈家借住,穿的那双没坏,但小了,勒得她脚趾发痛,穿的时候只能半个后脚跟露在外头。

从姨妈家搬出来的那天,也是收到一中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唐玥收拾行李时,难得有了一回主见。

那时唐从蔷在厨房择菜,隔着锅灶问她东西收拾好了没有,声音被蒸汽熏得有些模糊,不似平常不近不疏的口吻,倒掺了些少有的温和关怀。

唐玥低头轻嗯一声,将拖鞋拎回浴室外,整整齐齐地靠在墙角,收拾行李时没带上它。

饭桌上,对着比平时多了道肉末茄子的四菜一汤,唐玥低头吃饭,一如既往地闷不做声。

唐从蔷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了几句,“中考前你说,如果考上一中就搬去景兰苑住。我提前找人打扫过,还没来得及去看,到了先试一下水电是不是能用。”

“谢谢姨妈。”唐玥点头。

瞥见对面两位表妹当着她面互相捣了捣胳膊,眉梢是藏不住的喜色,唐玥重新低下头扒饭。

景兰苑的房子是唐玥母亲生前买的,硬装软装当年都已经置办妥当。

离一中很近,安保也好。她搬过去方便走读,是很难被拒绝的理由。

吃过饭,唐从蔷递给唐玥一张卡,又转了一些钱,让她安顿下来报个平安,转身回卧室补觉。

护士是三班倒。唐从蔷独身带着两个还在上初中的女儿,即便三个孩子都会分担家务,回家依旧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