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书刊杂志要求学生订阅,比如校报,比如《新作文》、《阳光少年报》和《儿?童文学》,要是对科学感?兴趣,还有类似《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爱科学》一类的书刊。

福-利院和学校给院里的孩子很多补贴,但并不包括这一类课外?书刊。因此?祝霜降回到班级后问订阅了的同?学借阅。班上很多同?学都订了不同?的书刊,他们优先相互交换着看,其他想要借阅的按照付出排队,她分别用一毛钱进行了插队,获得了几本?书的优先观看权。

有个男生还将之前?的几本?月刊一起给她了:“你年纪小,照顾一下你,不要弄坏了。”

祝霜降比了个OK的手?势:“放心,我?从来不弄坏书。”

同?学重复了一遍她的手?势,对着同?桌问:“这是什么意思。”

同?桌一脸看白-痴的表情:“这是三啊,一二三四的三!”

祝霜降听的无言以对,她翻到最后,抄了投稿地址和邮编电话,然后将所有书都过了一遍,记下各类杂志的风格。然后她发现了很多小学生写?作的风格,喜欢用各类华丽的、花团锦簇的词句,大部?分实际内容空洞乏味。

虽然不知道是校报杂志偏爱这种风格还是对孩子们的宽容鼓励,但她倾向于后者,因为偶尔也有写?的几篇让人?会心一笑的高质量文章,这些无一例外?被重点?推荐,放在榜首。

下课后祝霜降还了书,洛安彤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她责怪道:“你怎么还的这么快,我?还想看呢?”

“你问再问他们借不就?行了。”祝霜降看着已?经被借给另一个同?学的杂志。

洛安彤憋气,她坐在位置上郁闷道:“要排很久的队。”

“总会排到的,”祝霜降说道:“而且图书馆里也有很多好看的书,可以去图书馆里看看。”

“图书馆里的书大家都不去借,没人?讨论的。”洛安彤算了祝霜降花的钱:“你花了三毛钱,就?看了这么短的时间,太吃亏了。”

“下次再借记得要给我?看知道吗?这样就?值了。”

下午,祝霜降去小卖部?买了信封和邮票,信封买十个送一个,邮票按票价来。

她先打了一遍草稿,确定中心思想,借扫墓一事?,追忆往昔艰苦奋斗,活在当下和平安定,思索未来人?生目标,越写?越快,很顺畅的写?完了一篇文章。

这种小学生投稿都不长,大多四五百字,基本?没有超过一千字的。看着初稿,她突然想起了上辈子,小学中学时语文老师常常要大家根据某某事?写?一篇感?想或者作文,大多在春游、参观博物馆、动物园一类的活动后。

每到这个时候,班上都是一片哀嚎,明明是那么开心的一天,却来这一出,老师的布置,在当时看来真是最煞风景的事?。

没想到这辈子不用老师说,自己主动先去做了。她写?了两篇不同?的文章,封了信封分别寄给了《新作文》和《阳光少年报》,然后继续按部?就?班的上学。

这些书都是月刊,收稿退稿都很快,不超过一个月就?会有消息。

现在即时通讯不发达,电话机没有普及,电话费昂贵,因此?电报之外?,写?信依旧是主流。学校老师鼓励同?学们交笔友,因此?经常会有人?去门卫那里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连小学生也不能免俗,祝霜降混在里面,一点?都不突兀。

她每隔一个星期去看一次,终于在某天收到了两个杂志社的回信,两封信都是厚厚的一叠,一猜就?知道里面有样刊。退稿都是言简意赅的,她的文章又不长,哪里需要这么厚,打开一看果然是。

除了样刊之外?,杂志社还分别寄了六元和九元的稿费,她很快就?抱着样刊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