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将它取出来,在桌面上拧了一下,陀螺转成一道金色的漩涡,持续了很久很久,才撞到那本文献上,晃悠着倒了。
卢玉贞忽然心中一动,抬起手来,在知网的搜索栏输入了方维的名字。同名的人太多,一时难以判断,她想了想,又在研究领域里加上了医学,在论文来源处选了学位论文。
很快就找到了。八年前的一本硕士论文,名字是骨科术后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预防感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者方维,导师冯时。
她将论文下载到本地,细细翻看。她的第一感觉有点奇怪,论文篇幅特别短,只有四十来页,但是写得逻辑清晰,语言简洁,论据充分,整体质量很高。
她自言自语道:“原来他是我师兄啊。以前也是搞临床的,怎么忽然做行政了。冯时……就是冯院长吧。”
她又继续往后翻,找到了论文致谢那一页,也很短,上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感谢我的导师冯时,以及华正医院创伤医学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关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让我更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挑战。
感谢自己没有放弃,让有限的人生仍然拥有无限的可能。
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
仁慈在于,只有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 史铁生病隙碎笔
第26章 导尿
华正医院的儿科门诊外人头攒动,小孩声嘶力竭地嚎哭着,老人在一旁哄,都是神色焦急。
卢玉贞步履匆匆地穿过人群,推门进了诊室,“请问叫急会诊的是哪位?”
儿科医生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大夫,见到她来才松了口气,指着旁边站着的小男孩和后面一对老夫妇,“就是他们,说小孩男性/器官发育不良。”
老大爷迅速将小男孩的裤子扒拉下来:“医生,这是我孙子,我瞅着他这宝贝咋越长越小呢。”
小男孩约莫四五岁,呆呆地望着她。卢玉贞仔细地看了一眼,又戴上手套翻开仔细检查了一番,“很正常,没什么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