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大概也是觉得就这样直接出门不太行,闻言点点头,乖乖地站在房檐下太阳照耀不到地方等他。
周渡离开去取扇了,房檐下一众方才目睹他们恩爱的下人们放开了些,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嬷嬷还与沈溪搭话道:“沈少爷与周少爷感情真好,周少爷对沈少爷也特别宠爱。”
沈溪扬了扬下巴,不可否认。
他家周渡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谁也比不了的。
那嬷嬷被沈溪傲娇的小表情逗乐,不介意加了一把火地道:“不过到底还是沈少爷厉害,把周少爷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人给收住了,周少爷对沈少爷与对其他人都不一样。”
“那是,”她说得沈溪也不禁得意起来,想到他与周渡的初识,又笑了起来,不在意地向他们透露自己的秘籍,“只要锅铲使得好,没有冰山挖不倒。”
第104章 缺钱
周渡取了伞带着沈溪坐马车去了京都码头。
京都码头离着京都不远,离开繁华闹市,一路畅行,一个时辰不到就能抵达。
过闹市的时候,沈溪抬起车帘朝那比上次还拥堵着的姜记酒楼看了一样,脸色笑容一沉,无声地抿了抿唇。
周渡举起伞,用伞尖勾过他手中的车帘:“别看了。”
上次周渡在姜记酒楼一口气赢了一千两银子,虽然他当时没给姜记酒楼什么面子,可这钱的的确确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消息经在场目睹的百姓口口相传出去,如此一笔巨款,使得姜记酒楼的名声又上了一个台阶。
加上姜记酒楼这些天下来,不留余地地大肆宣扬,不仅全京都,就连京都外的人都有所耳闻,这名声传了出去,一下子,知道姜记酒楼的,不知道姜记酒楼的都想来这姜记酒楼看看,使得姜记酒楼的生意又更上了一层楼。
街道上比起他们来时,显得更加拥堵了些。
沈溪烦躁地揪了揪衣服,嘴里不服气地嘟嘟囔囔道:“好好的酒楼不把心思用在做菜上,一门心思搞这些与做菜无关紧要的噱头,还做什么酒楼,不如早些关门大吉,去大街上卖艺更好。”
这些酸话自沈溪上京都以来整日嘀咕,然而老天爷就像是听不见他的话一样,不但没把姜记酒楼给嘀咕倒闭,还把它给嘀咕得越来越红火。
不仅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知道,就连厨房里的那些下人嬷嬷们偶尔都会在厨房里说等他们有空了也去姜记酒楼试试手气,赢了钱,就请大家去姜记酒楼吃酒去。
不但如此,因着投壶是君子六艺中的一项,因着来投壶的人也没收钱,姜记酒楼的名声一打出去,不少人家中都兴起戏耍投壶,助朝廷宣扬六艺,官府还提名褒扬过几句,又给姜记酒楼送上锦花一朵。
车帘遮住外面的繁华景象,周渡听见沈溪的嘟嚷,轻声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们做好自己就好。”
道理沈溪都懂,他就是有时候挺气不顺的,这会周渡拉下车帘,他眼不见心不烦,慢慢地就平复了下来。
乖巧地朝周渡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没有必要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我现在应该把我手头上的事做好。”
周渡见他转过弯来,便不再开口多言,撑开手中的伞,不疾不徐走下马车,伸出手去牵身后的沈溪。
沈溪的手落在他手上,利利落落地跳下了马车,码头上鼎沸的人声也旋即传来。
两人自上京后,也不再穿在桃源村的那一身普通棉布,秦毅让下人给他们做了几声绫罗绸缎的衣服,料子不比宫里的贡品差。
他们想到刚来京都,将军府那下人说他们穷酸的嘴脸便也没有拒绝,他们穿得好,也是给秦毅长脸。
秦毅还差人给他们送了好些上好的玉饰,他们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