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这般心大。
王梅不仅自己不去沈家,还吩咐儿子王大壮也不许去。
王大壮想去沈家偷偷看沈溪的愿望落空,只得闷闷不乐地又坐在门槛上,看着门外发呆。
王梅洗漱过后,就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扫落叶,见王大壮又呆呆地坐在门槛上,气不打一处来:“你有这愣神的功夫,不如去灶房里添把柴,也省得我一天受累。”
王大壮被骂,愣愣起身去厨房里做早食。
王梅见他还像个样子,心里舒服了,拿着扫帚又要去扫地,忽然瞥见村里比大几岁的张嫂子朝她走来。
见她看过去,还亲热地朝她打招呼:“王妹子,在扫地啊。”
王梅脸上堆起笑脸,跟着道:“是啊,院子里飞叶多,散起来像个啥样子。”
“也是,”张嫂子看了眼满地的落叶,下意识地问道:“大壮呢,啷个不叫他扫?”
王梅指了指厨房的位置:“在灶房里做饭。”
“怪不得,”张嫂子明白过来后,点点头,又说道,“大壮也到年纪了,该说门亲事了,不然都没个使唤扫地的人。”
“可不是,”说起这个,王梅气又不顺了,“我自己就是媒婆,接连给他相了好几个,他都不喜欢,我有什么办法。”
张嫂子随口道:“他喜欢不喜欢不重要,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既是媒婆又是他母亲,只要你看好了,他还能忤逆你不成。”
“说得也是,”王梅不欲在此事上多说,毕竟话是这样说,可媳妇才是要跟儿子过一辈子的人,不娶个他满意的,到时候夫妻不和,还要埋怨她这个做母亲的,两头不讨好。转话问道,“张嫂子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张嫂子见话说了半天,终于把话绕到正题上,顿时眉开眼笑道:“嗨,这不是刚从沈家看熊回来,顺便到你这儿聊聊家常。”
“我这儿有啥家常可聊的,还不就是村里一些着急嫁娶娃儿的事。”王梅挥挥扫帚随意说了一句,而后像是反应过来什么事似的向张嫂子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嫂子家的两个女儿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
张嫂子见王梅反应如此迅速,暗赞一声不亏是做媒婆的,接话道:“那可不是。”
一般家里有女儿的,且没有什么坏名声的都是等着求娶的,而不是亲自上媒婆家来求说亲,除非……
王梅立马领悟到张嫂子的意思,上前凑近小声地问道:“你家闺女看上那家的小子了?”
“她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上哪儿去相看人,”张嫂子不愿意坏女儿的名声,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是我给我家大女儿相中了一门好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