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中行推门而入,看见黎永济床前,背对窗户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男人。国字脸,北斗眉,衣着端正,姿态放松,向门口望过来时,教人感到一股压力。
那是含有审视意味的,由上而下的注目。
“中行,这是你卫伯伯。小时候,你卫伯伯来家里买过画儿的,记得吗?”黎永济口吻相当随意,相当和蔼,但历中行与他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如父子同心,立刻辨出这是展示给人听的随意,意在告诉这房间中的第三个人:我们不拿你当客人。
历中行便端方地喊了一声“卫伯伯”,也走到床前坐下。他没想起来小时候见过对方,但已经知道对方是谁。
这是卫昌的父亲,省委卫副书记。
卫书记应了他一声,笑道:“那时候中行好像只有五六岁吧?应该不记得了。”又转向靠在床头坐着的黎永济,“您和中行回了河梁,怎么也不跟我打声招呼。这病房位置偏,而且小了些,要不去省中医,或者军总院?”
黎永济拍拍对方的膝:“这儿离家近,中行回家、工作,都方便,我也方便。”
卫书记又问:“开销大吗?”
这该他答。历中行只说:“卫伯伯,我担得起,您放心。”
卫书记闻言,并无赞许,也无责怪,叹一口气道:“黎老师,您还是跟我见外。”
“今非昔比,你现在,可不是当年的小卫了。”黎永济说了一句真心话。
对方默然片刻,再开口时,好似也向前看了:“中行,听黎老师说,你和万汇城的负责人是朋友?”
“是的。”历中行进门到现在都应对从容,听到这里,忽地忐忑起来。想起老师说过,卫家不希望万汇进展顺利。
“如果卫昌问到你这里,中行可以指点他一下。”但卫书记语焉不详,只是一句带过,说得很客气。
“不敢说指点,卫局长如果需要我做什么,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不会推辞的。”历中行只好表态。
第35章 35 夜幕之下
35
卫书记坐了半个小时,敲门声响起,门外的人说,老板,时间到了。
于是历中行得知门外两位是卫书记的秘书和保镖。原来现实中的保镖并不多么魁梧高大,站在领导身边,是务求隐形的。
等人走后,他问老师:“卫书记要我帮卫昌对付姚江吗?”
老人向床头柜伸手,历中行屈膝半起,把搁在上面的《河梁日报》拿给他。
“想什么呢,小兔崽子,”黎永济执着报纸卷轻敲一下他的额头,又好气又好笑,怨他心眼实、不开窍,“你有多大能量,值得他开这个口?”
历中行感觉那一下软绵绵的,没力气,担心这场会客耗去了老师太多心力,一句也不争辩,问他要不要躺下去。
黎永济抬手拒绝:“躺太久了,坐一坐,看看报……你不用多想,他就是来看看我。”
“不对啊,我五六岁时老师不是刚开始画画吗,那时怎么会有人跟你买画?”历中行还有疑议。一个历史系的教授,在画坛一文不名,卫书记怎么找上门的?
黎永济不答。
“那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历中行静下心回忆,“我们是靠他来买画的钱渡过去的,对吗?”
往事一点点露出端倪,历中行并不愚钝,“那时,他应该也才不到三十岁,初入仕途,还是个不惹人注目的晚辈……他来买画,是有人授意他帮忙?”
“那么,他对我们有恩才是。老师为什么对我绝口不提,回河梁也和他毫无联系?”
他语气平缓,条分缕析。
黎永济说:“可以了,中行。”
“知道你聪明了,小兔崽子。”老人靠在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