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没有应答,脸上神色仍是淡淡的。
场面一时冷下来,这时才听见沈思孝叫了声:“姐姐,姐夫。”罗依站在孔氏旁边,也跟着叫了一声。
沈思孝的头上,带着一顶戴大毡帽,檐子压得低低的,恰遮住了红肿的眼睛,但他穿着一身长袍,再带上戴上这么顶毡帽,很显得有些不文不类。
沈思贞大概也是如此觉得,伸手就去揭他的帽子,道:“葛老六这样的粗人才戴的帽子,你一个读书人,戴着作甚么,赶紧取下来。”
葛老六显然不乐意听到这样的话,脸上神色一变,但还没等他发作,就见沈思孝的帽子被手快的沈思贞给摘了下来,露出一双又红又肿的眼睛来,恰似一对红灯笼。
沈思贞见了他这双眼睛,吓了一跳,大叫:“思孝,你这是怎么了?”
葛老六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还击的机会,高兴不已,不等沈思孝开口,就立即接过话来,大笑着道:“这还用说,我们的‘大孝子’肯定是因为背不出书,让私塾的韩先生给打了,心里难过又委屈,所以把眼睛给哭肿了。”
沈思贞忿忿看他,生气地道:“胡说些甚么,思孝才不会背不出书。”葛老六直看着沈思孝笑:“他要是背得出,怎会连续两次赶考都没考中?”
沈思孝的确是两次科考未中,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沈思贞反驳不得,气得直咬牙。
沈思孝很想告诉葛老六,其实考不考得中,同会不会背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又觉得凭葛老六一个杀猪的莽汉,就算跟他说了他也不懂,只会是白费功夫而已,于是也便只得跟沈思贞一样生闷气。
孔氏见儿子女儿都说不过葛老六,急了,道:“葛老六,你兄弟考不中,你脸上不见得就有光彩,怎么能这样说他”
葛老六却把沈思贞一指,道:“那是她兄弟,不是我兄弟,你这闺女连蛋也不会下一个,比起母鸡都不如,说不准我哪天心情不好,就把她给休了,所以你别跟我套近乎。”
身为女婿,对丈母娘这样说话,也太过分了,孔氏气得直抖。不过沈思贞成亲两三年都没能生出个一男半女,说出来的确是挺丢人,叫人反驳不得。其实就因为这个,她才从来不主动跟女儿联系,甚至避免在人前提到她,也不许沈思孝提她,以免被人问东问西。这也就是罗依为甚么从未听他们提起过沈思贞的原因。
孔氏本来就因为此事而总觉得抬不起头来,此刻又听见葛老六亲口说出这样的话,不免就有些埋怨沈思贞:“你也是的,一样地吃喝将养,怎么就是不见有身孕。”
沈思贞委屈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转,又生气亲娘不可怜自己,只知道一味地数落,于是把身一扭,朝厅里去了。
孔氏也不喊她,只顾自己生气。
葛老六见她们都不吭声了,愈发觉得自己猜对了,遂走去客人堆里,到处跟人宣扬,称他家妻弟背不出书,让韩先生给打了,哭得眼睛都红了,并且还说:“我就知道他不是块读书的料子,我每年都苦苦劝他,叫他不要再浪费那个钱了,就和我一起杀猪卖,养活老娘和媳妇,多好,可他偏不听,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八卦向来都传播得很快,更何况还只是在一个小院子里,因此这话很快就传到了沈思孝的耳朵里,把他气了个仰倒。他自持读书人身份,不想亲自去跟葛老六理论,于是便去找沈思贞,想让她去说一说葛老六,但找了几圈都没找着人,只得罢了。
葛老六说的那些话,也传到了孔氏的耳朵里,孔氏很想去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却又怕他又讲出些沈思贞不孕的话来,害得自己跌脸面,于是只得把罗依叫过来泄恨,骂她服侍不周,才害得沈思孝屡次不中。
此时已然开席,席面就摆在院中,罗依的大嫂常氏跟着罗久安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