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自己如何辩解都已无用,苦笑一声,颓然道:“是,老臣也没想到,自小便被老臣的父亲告知母亲乃难产而死,却不想入朝为官后,却在外使来朝引发司公公一事时,被那使臣一行人中的其中一人找上,并得知自己的生母乃是鞑靼人。到那时老臣才终于知道,生母当年暗中潜入大蘅国内刺探情报,却不想一朝动情与父亲有了我,本想脱离鞑靼族与父亲相守,最终还是被找到当着父亲的面被带走。”

他苦读圣贤书多年,入朝为官虽心术不正,但自幼接受正直清廉的父亲教诲,总归还是爱国之人,对大蘅国有着深切的归属感与尊严感。然而这一切,却突然被推翻,得知自己有一半血统来源于异族之人,这让他十分悲愤,也对自己的父亲生了怨念。

找上他的鞑靼人乃是他生母的弟弟,生母当初被带回鞑靼后不久便自尽而亡,而找上他则是为了说服他做他们鞑靼族的间谍。只是他又如何能答应?于是他那血缘上的外舅便威胁他,若他不答应便将他有一半异族血统之事捅出去,看他之后还如何在朝为官。不得已之下,他唯有屈服。

可他也不是轻易就认命受人摆布之人,故而在扳倒了皇甫氏成功攀附上太子党后,他发现楚岳磊有意推动边疆之战,再三思量之下,他主动向楚岳磊投诚,表达了自己愿意改变立场追随楚岳磊成为主战派。他的立场改变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本就是长袖善舞之人,自成为太子党后很快就多了不少愿意追随他的官员,再加上他能言巧辩,前后为楚岳磊说服了好几名保持中立的大臣加入主战派,因此当楚岳峙请旨出征时,以楚岳磊为首的主战派中,有不少大臣与官员都是由他拉拢,这才能在那一个月的朝堂之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