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在这神通广大的摄政王看来,聂琰只怕也就是手上一个小小玩具,杀不杀,如何杀,都是随时可以改变的。

他怔了怔,面色越发雪白,缓缓闭上双目,淡淡道:“朕看过了,盖上罢。”

聂震眼看目的达到,吩咐两人带着人头下去,这才悠悠一笑道:“陛下的轻狂病,现在可好些了?”

聂琰还是闭着眼睛,出了一身的汗,半响轻轻回答:“好了。”

聂震满意地点点头,豪爽一笑:“陛下再犯病,微臣也可再进药救治的。但总害病也不是好事,只怕有损龙体。陛下,您说是么?”

聂琰淡淡一笑:“英王金玉良言,合情合理。”

聂震温和地拍拍他的肩头,笑道:“只要陛下宁心定气、修身养性,定可百病不生。不要想太多,好好歇着罢。”

聂琰喘了口气,缓缓回答:“多谢英王吉言。”

聂震大笑,洒然而去。

聂琰犹如僵死过去一般,静静躺在床上。

聂震离开皇宫,径直回了摄政王府。圆和老尼正在府中等他,满面堆欢,态度十分谦恭。

聂震懒洋洋道:“圆和师太还有甚么事么?”

圆和小心翼翼道:“也没甚么,只是昨夜雪大,压塌庵中一处小经堂。老尼那里香火向来平常,欲修缮经堂,苦于银钱短少……只求王爷成全。”

聂震“哦”了一声,微笑道:“原来如此,师太何不早说。”

于是立刻吩咐主薄聂浩去取五封雪花银过来,却见聂浩面有难色。聂震一皱眉,催他快去。待聂浩不情不愿取了银子过来,聂震亲手交给圆和老尼,温言道:“师太为我王府费心不少,但有甚么难处,也该和我明说。我尽力为你处置。”

圆和老尼自然是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去了。聂震转而对聂浩发作:“阿浩,要你取点银子,为何神情如此为难?”

聂浩瞪着他,冷笑道:“莫非英王还以为你还多么有钱?日前玄策将军杨弩又过来要了两千两银子去,府中库银委实不多了。今年封地上的收成也不大好,你又要做人望卓著的圣贤,不肯多取百姓一文,这诺大的开销,要我如何维持?”

聂浩本是江湖大盗,原名殷浩,年少雄武,意气风发,占据了整个长江和洞庭、翻阳、太湖等几大湖泊的水上黑白生意,绰号“湖海龙王”,手段十分凌厉。聂震少年时候游侠江湖,也是酒后豪兴发作,一夜挑了龙巢,自己虽然受了伤,却打得湖海龙王大败亏输,从此服气,改了聂家姓氏,甘心情愿做了聂震的跟班,至今已经十年了。两人相处甚得,情如兄弟,说话也是直截了当。

聂震一怔,问:“还有多少库存?”

聂浩摇头道:“只得五千两银子了。”随即问聂震:“要不然,明儿让李相国上书,请那小皇帝下个彰显诏,赐摄政王一些银子以便应用?”

要说苍莽天下都是英王府的,一点银子倒是不在话下。聂震只要开口,聂琰断无胆量不应。聂浩这话也是个办法。

聂震点点头,说:“可以啊,你和李相国说一声罢。只是,最近花销委实太快,我英王府向来家法清肃,如今忽然用度奢靡起来,倒是怎么啦?”

聂浩解释:“其实就是杨弩将军多来要了几次钱。这半年他已经要去万两银子了。虽然此人做事得力,如此花销……英王还是约束他一下罢。”

聂震皱了皱眉:“他是贪了些,不过人才难得”

聂浩见他神色迟疑,转身去内书房抱了一堆折子出来,低声说:“这些是大臣们弹劾杨弩的折子,大多说他贪墨公款、毒暴下属、冲突同僚。因为他是王爷得意大将,所有折子,我都要内廷留了下来,单独处置。可王爷瞧瞧,这么多折子……这杨将军固然人才难得,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