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浩、李崇奉等人闻言一震,想不到梅易鹤也做了聂琰的人。群臣更是相顾失色,一些一直没表态的人,脸上顿时现出犹豫不决。
雷霆般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不知道多少人马合围而来。
亲手发动政变的皇帝却始终淡淡地没说什么,神情怡然。
情况越来越紧急,聂浩双眉一竖,大喝:“梅易鹤,英王如此信任你,你却造反!”话音未落,顺手扯起弓箭,劈面一箭射向苍老的兵部尚书。
聂琰忽然举弓,一箭疾飞,哧地一声,正好击落聂浩所发之箭。
他手上不停,箭如霹雳连珠疾发,一声声风雷锐响过处,聂浩等人头盔上的红樱尽数落地。
群臣大骇,这才知道小皇帝一箭射落摄政王,凭的可不是侥幸。他处心积虑等到牧云秋狩,原来早有计划,不作没有把握之事。
小皇帝忽然凝弓不发,缓缓道:“聂浩,李崇奉,朕敬重你等骁勇忠诚,诸位还是投降罢。”
聂浩也是识货的人,见了微微色变,沉声道:“陛下果然忍得。”笑吟吟一拱手,忽然奋力一夹马,招呼众将火速冲上去。决计乘着梅易鹤大军尚未到达,抓住小皇帝再说!
杨弩冷笑道:“还想顽抗?”带着事先组织的小队亲信迎上。众人顿时陷入混战。
聂琰在乱军之中神色不变,只是淡淡问:“聂浩,你果真不降?”
聂浩大喝:“小皇帝,我降个屁!不杀你给王爷报仇,我就不是聂”
一句话没说话,嗖地一箭星驰电闪般飞到,正中聂浩咽喉。怒血疾溅,他瞪大双目,尸身砰然落地。
聂琰的箭头对准李崇奉,又缓缓道:“李老先生,你是国之名士,朕向来敬慕,只要归顺,定可大用。”
李崇奉是文人,见了如此血腥场面,吓得面目失色,可他毕竟是讲究清臣劲节之人,既然投奔聂震,自然不肯丢了名节,厉声道:“不降!”
话音未落,一箭封喉,李崇奉应声落马,白眉白须被鲜血尘土污损。
聂琰力控强弓,端然卓立,一字字朗声道:“聂震乱臣贼子,今日伏诛,误从逆者只要立刻归降,朕一律既往不咎,官位如常,否则灭九族!”
众人听了,脸上都有些迟疑起来,他们虽不怕死,可聂震已经死了,这天下分明是琰帝的,如果为了忠于聂震害死全家,那可……
聂琰见状,又缓缓道:“国家衰弱,四邻虎视眈眈,有待诸位和朕一起振作国威,望诸位莫要辜负朕意,不顾家国大事,徒然随叛贼送命!”
这话一说,群臣越发骚动不安。
忽然,一人当先下马伏地,却是聂震最得意的词臣兆文庐:“陛下神威天纵,兆文庐愿效忠陛下,竭尽丹诚!”
众人犹豫之下,有人咒骂,也有人跟着下马称降,之前呆呆站着犹豫不决的大臣也纷纷表态效忠。不多时,倒是绝大多数臣子投向了琰帝一边。余下一些不肯投降的,却也不成气候,被杨弩赶到一边圈了起来。
不多时,梅易鹤大军到了,兆文庐这才看明白,原来不过几百人马,马尾上绑着大树枝,马蹄上更有轻鼓,怪不得跑动起来有千军万马之威。
他变色之下,毕竟脑筋动得快,马上阿谀道:“陛下用此奇计成功,可见智勇双全,堪称我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啊!”
聂琰微微一笑,示意他退到一边,纵马当先,虎视群臣,振臂喝道:“如今讨逆成功,是诸位与寡人之幸。昔日之事至此一笔勾销,今后我们君臣一心,共开盛世。诸位以为如何?”
杨弩当下带头振臂大喝:“有陛下神威,我朝中兴可期!”
大军见皇帝如此威严,更是死心塌地地敬仰爱戴,一将带头,大军群起响应:“叛贼伏诛,我朝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