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及笄,皇后邀请众亲王福晋参与,请了族里全福族亲替她簪上发簪,便算结束。
又是一年春,温宜从紫禁城出嫁。
养心殿
看着成摞的折子,皇上显得力不从心了。
趁着精神头不错,他命苏培盛传来宜修。
“算算日子,朕已经许久不曾见你了。
后宫里头多亏了你主持大局,才不至于大乱。朕些许老了,总是回想起柔则入府之前。当年,朕与你也恩爱过,柔则没有福气,这些年,也就只有你陪朕最久了。”
宜修坐在皇上身旁,猛然间想到齐月宾。
她想说,自己不是陪他最久的。
话到嘴边,宜修吞了下去。
她笑着:
“皇上前朝事忙,臣妾帮衬不上,也就只能为皇上管理好后宫,让皇上没有后顾之忧。”
皇上抬眸看她,见她神情担忧不似作假,脸上才绽放出一丝笑意。
“皇后贤德。大臣们为了立嗣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弘时庸糯,不堪大任。弘历聪慧,但朕总归想起他的出身来。
还有当年夹竹桃之事,和桃花坞火油一事,事事都指向他,他有所辩解,朕虽疑心却没有相关证据。
弘晟聪明有余,但还未成年,主少而国疑。
朕想了许久,想问问你的意见,以你之见,最合适。”
宜修分不清皇上是存着试探之心还是认真询问,她端着贤惠的笑容。
“皇上,当年之事事关灼华与弘晟安危,弘晟又是臣妾亲子,臣妾开口恐有偏私之嫌。
再说,后宫不得干政。皇上不如多听听朝臣们的意见。
其实皇上身子康健,原不必如此急于立嗣一事,在等几年也是可以的。”
即是在等几年,她的意见就传到了皇上耳中。
如果让她选,那就是弘晟。
弘历年幼时就想残害手足,若是登基,保不齐最先料理的就是亲弟手足。
皇上历经九子夺嫡,平生最厌恶亲子兄弟相残。
眼下皇后句句带着孩子的安危,显然句句都是在提醒他。
皇上笑而不语。
许久不见皇上开口,等宜修看过去时,皇上已经闭上了眼睛。
她轻声喊了两句,不见回应,就唤来苏培盛搀扶皇上进去休息。
咸福宫
敬妃再一次带着灼华进了殿门,沐月乐的不行,翻出了最喜欢的绣样。
“三姐姐,你上次说的锦鲤出水的图案我画出来了,你快来看。还有,额娘命人在宫外给我寻了好些稀奇的花样,我绣成帕子,替你和胧月都绣了一份。”
灼华被拉进了偏殿。
借着由头,姐妹二人在殿里说了起来。
“三姐姐,额娘这几日夜间出去的勤,说是出门散步的。”
灼华双眼瞬间放亮了。
“好妹妹,回头皇额娘允我出宫,带你一起去玩。”
话音一落,眼神放光的又换成了沐月。
“可是额娘背着咱们在做什么事,不然为何要我留意额娘的行程。”
【傻妹妹,你不知道你额娘是捉奸大队长吗!孙答应和狂徒的故事还没上映,当然要提前踩点。】
看着宫人准备晚膳的敬妃脚步一顿,瞬间想到了昨日草丛中的异样。
昨日路经御花园,草丛中传来异声,她本以为是哪个宫里的宫女侍卫不检点,没想到竟然是孙答应。
宫里姓孙的嫔妃不多,但是孙答应只有一位。
那人便是皇上去年从宫女里头新封的小主。
她长的水灵,尤其得宠,若不是格外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