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坐着导演、制片人、宣传负责人以及几位主要演员。气氛有些凝重,大家都在为接下来的宣传方向犯愁。
“我觉得这部剧整体风格偏文艺,应该走高端路线,强调艺术价值。”宣传组的小李率先发言。
“不行!”另一位宣传组成员摇头,“现在观众更喜欢轻松娱乐的内容,我们应该打造一些话题,比如‘狼性奶狗男主’这种标签,吸引年轻群体。”
两人争执不下,其他人也开始各抒己见,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我轻轻敲了敲桌面,大家安静下来。
“其实,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我打开投影仪,调出系统分析的数据,“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既有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也有对轻松娱乐话题的兴趣。所以,我们不妨先用热门话题制造声量,再通过剧集本身的深度留住观众。”
“怎么说?”张导好奇地问。
“比如,我们可以先放出男主‘情绪爆发’的片段,制造话题,吸引关注;同时配合幕后花絮、演员访谈等内容,展现剧集的艺术性和制作诚意。”我顿了顿,继续道,“这样既能抓住眼球,又能树立口碑。”
众人纷纷点头,讨论逐渐转向如何具体执行。
散会后,宣传负责人拉着我感叹:“林姐,你这脑子真是开了外挂吧?”
我笑着耸肩:“不是开挂,是‘精准投放+情绪共鸣’组合拳,妥妥的流量密码。”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全速推进宣传物料的制作。
预告片剪辑、海报设计、短视频拍摄……每一步都紧锣密鼓。
我还利用系统预测了竞争对手的宣传节奏,提前布局了几波热点话题。
“苏婉柔那边已经开始蹭热度了。”助理指着手机屏幕给我看,“她发了一条微博,说‘期待与顾影帝再次合作’,评论区全是CP粉。”
我眯了眯眼:“这招够狠,想借顾沉舟的热度拉自己一把。”
“我们要不要回应?”助理问。
我摇摇头:“不用正面硬刚,我们主打作品本身。她的热度越高,越容易暴露短板。到时候观众一对比,自然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派,毕竟演技可以伪装,质感骗不了人。”
果然,没过两天,就有网友开始质疑苏婉柔的新剧质量:“剧情老套”、“演技浮夸”、“服化道廉价”,评论区一片吐槽。
而我们的预告片一经发布,就登上热搜。
#林悦溪眼神戏绝了#
#狼性奶狗男主太圈粉#
#新剧质感堪比电影#
数据一路飙升,连带主演们的热度也水涨船高。
江澜兴奋地发来消息:“林姐,我的粉丝数破百万了!”
陈宇航也在群里调侃:“我现在走在街上都有人喊我‘奶狗哥’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标签的?”
我回了个笑脸:“因为你们都是宝藏演员啊,不贴个爆款标签对不起这阵容。”
可正当我们信心满满时,新的问题又来了。
“林姐,国际发行那边反馈,我们这部剧可能要和其他三部同类型作品撞档期。”宣传组的同事焦急地汇报,“而且他们的投资方背景都很强,资源倾斜也很明显。”
我沉默了一会儿,随即打开系统,调出市场趋势预测功能。
【当前预测指数:78%】
【潜在爆火指数:85%】
【资源提升预期:S级媒体曝光机会×1,海外电影节入围机会×1】
数据不错,但还不够稳,得加把火。
我深吸一口气,转头对宣传组说:“既然撞档期,那就拼内容。我们先把首映礼办成一场视觉盛宴,再结合海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