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嘴角微微上扬:“当然是夸你。”
我仰头看着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清冷的侧脸上,竟多了几分温柔。
第二天中午,李薇抵达巴黎,直接加入了我们的项目组。她是个典型的“海归”,说话干脆利落,思维清晰,很快就把整个项目的沟通难点给理顺了。
“你们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她在会上说道,“关键是要找到东西方观众都能产生共鸣的情感点,而不是一味迎合某一方的审美。”
我眼前一亮:“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是‘平衡’,而不是‘取舍’?”
“没错。”她点点头,“比如主角的情感动机,不是单纯地‘为爱牺牲’,而是让她在经历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更容易引起共鸣。”
这个思路让我“豁然开朗”。我们立刻调整剧本,加入更多细节描写,尝试从角色成长弧线出发,让她的转变更加自然。
第二次会谈安排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这次我们带上了李薇,希望她能在沟通中起到桥梁作用。
会谈一开始气氛还算融洽,但当谈到主角的情感动机时,艾米丽又提出了异议。
“林小姐,”她语气略显迟疑,“你设计的这段剧情,在我们看来有些‘过度情感化’了。西方观众可能不会理解这种牺牲式的爱。”
我看了眼李薇,她立刻用法语解释了一番,又补充道:“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艾米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还是显得有些犹豫。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换个角度切入:“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角色的成长弧线出发,让她在经历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她是‘为爱牺牲’的类型,这样说不定能‘弯道超车’。”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艾米丽,她眼神一亮,开始认真翻看我们修改后的剧本大纲。
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没有当场达成一致,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离开会议室时,我松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玻璃门后正在交谈的艾米丽一行人。
“你觉得有戏吗?”我问顾沉舟。
他嘴角微微上扬:“至少,没把咱们当‘大冤种’了。”
我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他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当然是夸你啦,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我仰头看着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清冷的侧脸上,竟多了几分温柔。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我轻声说道。
他低头吻了下我的额角:“以后还有更多‘硬仗’要打,咱得一起‘支棱’起来,绝对不能‘躺平’。”
我用力点了点头,心里却明白,这才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一堆“幺蛾子”等着我们呢。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法国制片方突然提出要更换导演,理由是原定导演与我们之间的理念存在分歧,无法继续合作。这一变动让我们措手不及,也意味着之前的沟通成果可能全部白费。
“这不是换导演的事儿。”我看着邮件,脸色不太好看,“这是赤裸裸的‘拿捏’,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顾沉舟接过邮件看了一眼,眉头紧蹙:“他们想换的这位导演,风格偏现实主义,跟我们现在的剧本完全不搭。”
“而且这位导演,曾经公开批评过亚洲演员演技浮夸。”小夏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带着担忧。
我握紧拳头,心里一阵烦躁:“他们是不是觉得我拿了奖就可以随便欺负?”
顾沉舟轻轻按住我的手:“别急,这事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