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闹的水火不容,此事阮嘉定都听家里老人说过。
听说她非常瞧不起庶出,但无奈又只生了个闺女,如今的王知府并非她亲生儿子。
所以蜜娘觉得,见自家人不该摆这么大的架子,很是失礼。
就像她爹的同年人家中了进士,见旧友都从不穿官服。
“给老夫人请安。”
王老夫人看向她们,不免笑道:“亲戚们不走动,我们这一房又早搬去姑苏去了,好些人都认不得了。”
只听定二奶奶笑道:“我们年轻,也是许多人都不认得呢!是前儿听我们二爷说了这段渊源方才知道。”
这个时候,王老夫人仿佛才刚看到蜜娘一样:“你这姑娘水灵灵的,一下子就把我的几个孙女比下去了。”
蜜娘忙道:“您谬赞了。”
接着王家几个姑娘都围了上来,大家互相见礼,为首的那位是王大善人的亲闺女,就是她办的诗会,她圆圆的脸儿,八面玲珑的样子,和计春芳的气质倒有点像。
另有三人都是王知府的女儿,算是王老夫人嫡亲的孙女,这场诗会中,以她们三人地位最为尊贵。
蜜娘和她们见礼后就坐下,只听外面说关夫人来了,这倒是引起了蜜娘的注意,因为这位就是李冠那位青梅竹马的女子关蕙卿。
只见关蕙卿打扮的非常素雅,这和王知府的三个女儿差不多,都是非常素净。
她整个人就非常伶仃单薄,但还是很知礼的,进门就行礼如仪。
“既然人到的差不多了,咱们就开始起诗社吧。”王小姐笑道。
又大家一并去王家的玻璃暖房里,尽管外边白雪皑皑,但是暖房里的鲜花却是百花齐放。
蜜娘不来则已,一来就是为了一鸣惊人的,至于要不要放水,她还真的没想过。
因此,对参会的姑娘都不怎么在意。她不在意别人,别人却非常在意她。
王知府的长女也同二位妹妹道:“咱们也是家中请了西席的人,可万万不能输给别人。”
她妹妹王二娘和姐姐妹妹不同,是嫡出之女,素来喜欢争锋,她学问不好,人也懒,故而听她长姐这般说,冷哼一声:“姐姐平日对这些诗词歌赋最上心了,殊不知祖母母亲都说女儿家以管家为主,所以这些东西不过玩乐罢了,输了又有什么相干。”
又转头同妹妹道:“三丫头,你说呢?”
说罢见这丫头只顾着吃,腮帮子跟鼓的什么似的,王二娘没好气道:“你呀,也该动动脑子了,别总惦记着吃。你看方才那位阮姑娘,和你一样大,她这一进门就是赢得了满堂彩,这还只是个举人的女儿呢。”
王三娘不做事,只是笑笑,她只看到二姐脸上的嫉妒。
王二娘走了之后,三娘的丫鬟就道:“姑娘,奴婢打听说关大儒的女儿素来喜欢诗书,那阮姑娘方才听她母亲说起,也是能写会画的…您看您…”
却见王三娘摇头:“我出那个风头做什么,风花雪月终究不如柴米油盐,二姐方才有一句话说的对女子要懂规矩第一,其次管家女红,旁的都是假的。阮家那个,家里都没什么钱,却学那些虚无缥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