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洛秋君的哥哥不中,也不必回去,还是在京盘桓。

对以前女学的好友,蜜娘一向和旁人不同,郭瑶玉现下是个能干的主母,计春芳倒是柔和和不少,陶淳儿是这么多年头次和蜜娘见面,很是激动。

“再也没想到的事情。”

蜜娘见陶淳儿还是那样温软善良,就知道她过的很好,于是笑道:“陶姐姐,我可是想过了的,因为我们这些人啊,肯定不会分开的。”

“蜜娘……”陶淳儿再看到蜜娘的时候,总觉得有点恍惚,那个好看的小姑娘,都成了母亲了,但还是那样好看。

“来看看我家的小哥儿,刚好醒了,等会儿一睡着,谁都不见,架子大着呢。”

大家都笑。

陶淳儿送了一枚暖玉,很是名贵,蜜娘不要,她道:“这块玉是我在章华寺求的,当时就想好要送给你的,现在送给我大侄子也好。”

陶淳儿就是这样,很重感情,因此提起周福柔来,她还有些唏嘘。

“本来当初她要进宫,我以为会好好儿的,怎么就那样了呢。”

打入永巷的女人,还有什么活路。

郭瑶玉忙道:“今日是蜜娘的喜事,不说这些了。”

周福柔的事情说了也是败兴,陶淳儿只是一时有感而发,连忙堆起笑脸,大家又说起其他的事情来,也多是在夸蜜娘。

计春芳就道:“小时候我就知道她不一般,现在看看,真真是个享福的。”

……

和少时朋友们聊天,总是很舒坦,但也不能忽略别人,如阮家过来的十一嫂周氏,周氏已经把儿子接到身边,十一哥现在入了国子监,一切倒是朝好的方向发展。阮五娘先来一步,她丈夫张静之和方惟彦关系不错,但五娘却眼神黯淡,看着并不太高兴。

阮四娘倒是春风满面,还要蜜娘一定来她的生辰宴:“这次我们世子说要给我办寿辰,我不要,他非要这般,还要我请娘家人都去乐呵乐呵,蜜娘,咱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姐妹,还是亲戚,你可一定要来。”

蜜娘点头:“这是自然。”

不远处的申氏勾唇一笑。

芳姨娘今年二十七岁,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早已不是纤腰束素,反而臃肿了不少,这些日子即便是大奶奶身子不太好,世子都不曾来这里。

“姨奶奶,厨房知晓您爱吃红烧肉,特地做的,还有这糕点是大奶奶赏赐的,说是这几日是凤梧院的小少爷满月,四奶奶娘家人送粥米,送了好些糕点来,都是在京里糕点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