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架子终于扎好了,接下来是重头戏――缠锦。
这个有多种缠法,平着缠,竖着缠,交叉着、斜着,复杂一点的,还有八卦式,梅花式,松结式等等等等……
最简单的当然是十字交叉来。二皇子松了口气,开始兴致勃勃的挑起材料来,结果匠作坊送来的那些,二皇子他老人家看不上哪。于是乎,叫人把松涛阁翻个底儿朝天,好看的能用上的全拿过来。
这下不得了,宋婵做事绝对周全,不但拿来了各色锦缎丝绢绸布,还有各式丝穗,带结,琉璃珠子等等等等,反正绣篮里都能翻出来,只是这些特别精致华美。
饶是这样,二皇子还说动作太慢了。
真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宋婵一来,这出谋划策的人就更多了。
最后定下来的是梅花式。
外面天色渐暗的时候,二皇子的灯终于做成了――四皇子的灯也完工了。他的只是普通的素面宫灯,上面的画与诗也是他的亲笔,一块拙石,一丛幽兰,几杆碧竹,几句清诗。
看起来是不出众,尤其是――不怕看,不怕挑,就怕比啊旁边就是个活生生的对比。
二皇子那个灯笼,比四皇子这个灯笼――说大小,那是小苹果和大西瓜的落差。
说颜色,那是白娘子和新娘子的强烈反差。
说气质,四皇子这个可以称为清秀佳人……
二皇子那个是……富贵逼人。
潮生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花哨,这么耀眼的宫灯。
她不知道三皇子那黄金珍珠灯有多么灿烂,在她看,论抢眼,肯定没有二皇子这个抢点上灯笼试了一下,效果很不错,花团锦簇,五光十色,二皇子一高兴,又给匠作坊那人打了一份儿赏。
当然灯现在不能一直点下去――天还没黑呢。
二皇子和四皇子各拿各的灯走了,剩下的人也会自己找个乐。
上元灯节啊,不管在什么地方,过年,上元,中秋,这三个大节都是极端重要的。其中又数上元节最热闹繁华。过年时各人都在自己家中,中秋也是一样,要回家团聚,上元灯节却是大家同乐的,连乡下的小村里,大家都会雕些萝卜灯、南瓜灯、草灯之类的来热闹热闹,人多的地方还有舞龙,舞狮、送火神,赛灯会,赛诗会,……这也是女人们一年中能光明正大上街的唯一机会。大户人家的,小门小户的,在这一天都会出来,赏花灯,走百病――呃,可能还会顺便看看自己将来的良人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