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帝:……
许多福真是话本子看多了。
如今的大盛,还会缺少粮草?
六年前,启族想投诚,结果条件没谈好,之后相安无事六年,没想到赫连族现如今发难,不过仗也没打几场,到了年末时,赫连族投降归顺,紧跟着启族也上了投降书
不是你都没打,你投哪门子啊。
许多福看着肃马关送来的战情,摸着下巴说:“我怎么感觉这俩族设了圈套是想碰瓷,让咱们收留他们啊。”
刘戗信里说,一开战,对面就跑,根本打不起来。
不管事情如何,面上大盛是民心所向。
宁武帝一挥手,说:“此战大捷,让主将班师回朝办庆功宴,给二族发信,来盛都。”
时隔三年,刘戗和王元孙又要回来了。
许多福很是高兴,心思都没在政事上,宁武帝一看,让太子去准备此次庆功宴事宜,许多福:……他只想吃席来着,也行,给刘戗那小子办一场。
他一跑,自家儿子还在御书房旁听。
皇孙旺崽年仅六岁就有了宣政殿御书房听政的殊荣,不过皇孙从不开口说什么,有自己一张桌子,没事在那儿写作业,不会了还会问问圣上。
有时候圣上和朝中大臣说政务,也会拿皇孙作业换换脑子不是什么大事的时候。
朝中大事时,崇明大殿这些‘小猴子’们也是好奇的,还会吹牛,毕竟小孩子会想长大成为牛哄哄的大人,若是太子殿下在这儿,肯定会‘过来人’理解。
当时他上学,朝堂一点政务,班里同学好一通讨论,讨论完了然后讨伐太子殿下那会许多福还是东厂九千岁的义子身份。
不过那会已经九岁了,现在这批小孩六岁就开始想聊政务,太子殿下见了也会感叹一声:小孩子越来越强了,牛。
王瑛恒大嗓门说:“听说打胜仗了,咱们大盛好厉害啊。”
“我知道,我爹说,北方那两族投降了。”
“听说他们吃生肉,穿的是皮子,没有衣袍的,他们投降是不是还要我们养啊。”
“肯定是想我们黔中那块百姓过的好日子。”
大家七嘴八舌聊起来,都热火朝天。跟着当年讨伐九千岁义子不同,现在崇明大殿学生聊政务多是本国自信。
因为,大盛,就是,很强大。
“不知道那边两族有什么好的,西宁城起码还有毛线东西呢。”
小孩子们说一会,‘原形毕露’了,到底是好奇北方两族能给大盛带来什么新奇玩意、好东西。
“我没去过北方,谁去过?”
“我爹之前在北方当过官,但他没去肃马关那边。”
“周焕宁你说说吧。”
班里周焕宁学习好,小臣在这儿吃吃吃,严玹就听着不多话,偶尔吃一口小臣点心,都看周焕宁。周焕宁在‘万众瞩目’下说:“我也不知道启族赫连族,不过我听我爹说,他读书那会,说各自家乡,太子殿下说了巫州的羊,巫州与肃马关很近,那边应该羊多。”
王瑛恒一听,婴儿肥没消下去的肉脸一颤,露出‘可惜’的神色,双手一拍摊开说:“那没意思,西宁城羊毛都很多了。”
“那我还是喜欢西宁城的羊毛。”
“对对对,我也喜欢西宁城的羊毛。”
小朋友已经开始‘站队’了。
李黎轻轻用胳膊肘撞仲所归,说:“你说呢?”
“药材、棉花、皮子,还有碳。”仲所归答。
这些都是好东西,他听爷爷和阿爹说了,不过两地太远多是陆地,运货的话要修路,要修一条与如今官道不一样的路。
仲所归听了追问,阿爹还说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