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上铺的是粉色软缎,些许流苏更增添了一丝雅致,说是自备纸笔,但是几案上防置了一套新的文房四宝,还有笔架。

“蜜娘,这其余的姑娘们还没这么早到,我先跟你拿书来,这是咱们上半年要学的书。”薛先生拿了两本书过来。

一本是《女论语》一本是《孝女传》,封皮是蓝色,封面内的字迹不算精美,微微泛黄,但很清晰,翻动书页之时传来一阵墨香。

在蜜娘看书的同时,定二奶奶微微对薛先生点了点头,很快转身走了。

陆陆续续,学堂就有人来了,先来的是一位着灰鼠皮夹袄的姑娘,她梳着三丫髻,手上揣着一个汤婆子,未语先笑,很是和气的样子。

蜜娘率先起身福了一身,那姑娘也赶紧回礼。

“不知姐姐如何称呼,我姓阮,叫蜜娘,父亲是府学生。”一般介绍自己先自报家门。

那位姑娘也忙道:“幸会,原来是阮氏女,不愧是江陵望族,我姓陶,家人都叫我淳儿。”

二人论了生年,陶淳儿九岁了,已经在此学了半年,蜜娘则称呼她为姐姐。

薛先生在讲桌上看着,不禁点头,才放心出去。

陶淳儿人如其名,为人非常醇厚,她见蜜娘头一天来,索性就帮她介绍起来,“我们的课长是郭大姑娘,这郭大姑娘的爹就是倚梅园园主,现下在南京国子监,她祖父曾经做过两广总督,算是官宦之家,不过你放心,她性子极好。”

“再有郭二姑娘,和你一般大,她是郭大姑娘嫡亲的妹子,姐妹二人从无红过脸。”

“还有王姑娘,她……”陶淳儿不知道如何形容她的身份,遂笑道:“她父亲是儒官。”

正欲往下说时,只见有俩位姑娘一般的衣服一般的首饰打扮,身量较高一些的那位形容很是美丽,小小年纪,就已经露出风姿来。

陶淳儿忙道:“瑶玉、瑶仙你们来啦,我跟你们介绍,这位是蜜娘,是阮秀才的女儿。”

蜜娘心道,原来这就是郭家两位姐妹啊,那位打头的应该就是郭家大小姐,果然有大家千金的风范。

不过,郭大小姐却一点也不骄矜,反而还很关心蜜娘:“妹妹才刚入学,我们已经学了半年了,我书上都有注解,若是妹妹不嫌弃,只管拿我的去看。”

蜜娘闻言大喜:“多谢郭姐姐,我正是在想前边的该如何补上呢,我爹在家教我也是只教《三》《百》《千》,说起来这前边的我都不懂呢。”

说罢,她又道:“不知姐姐喜欢看何书?我家别的不多,但书多。”

这并非假话,蜜娘太祖父就擅长藏书,曾经有专门的半楼都是藏书,只是除了她爹外也没有衣钵传人,所以她们家的确家徒四壁,但是藏书极多。

郭大小姐笑道:“同窗之间彼此关照是应该的,千万别说谢。”

倒是郭二小姐小声道:“我姐姐喜欢看游记小品文。”

“那我回去替郭大姐姐找找就是。”

蜜娘舒了一口气,这三位倒是不错,但是看剩下的几案,接下来应该还有四位,不知道这四位如何。

紧接着进门的是一位衣着华贵考究的姑娘,她身着胭脂红点赤金线缎子小袄,那胭脂红颜色非常正,蜜娘只在尚四奶奶身上看到过这样的颜色,须知尚四奶奶可是出了名的家底子厚的人家。

脖子上挂着一串明珠,这明珠个个生晕,一看就是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