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重檀亲眼看着道清先生倒下去,可他却没有办法接近自己的老师,只能被十六卫摁进脏污的雪水里,眼睁睁看着这一切。
荣华一朝如烟散,只剩下残酷的、漫长的折磨。
我忽然觉得我没有颜面去让林重檀做那些为邶朝好,为邶朝百姓们好的事。
林重檀好像看破我的心思,问我,“还记得那年你在姑苏问我,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吗?”
我记得,他回的是
“我非靖节先生。”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靖节先生选的前者,而林重檀选的是后者。
“我年幼时读《感士不遇赋》,曾在心里发誓我绝不做靖节先生。我要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如果天荆地棘,我牺牲一切也要拼出一条路,若是没有明君,我就自己立一个明君。”
林重檀说这话时,面容上是旁人一眼就能看得出的傲气。他年少就成名,其才华可以用斗南一人四字来形容。
他眼神落在我身上,眸里的光仿佛映进一个我,“所以小笛不用觉得如何,小笛只要长长久久心悦于我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正文结尾章。
引用: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
第142章 春分(7)
不知道为什么, 我喉咙莫名干涩得很,说不出话,只知道看着林重檀。他仿佛能洞察我的心, 没有要求我给他答复, 而是将我再次搂进怀里。
偏殿里只有我和林重檀两个人,外面似乎又下雪了。雪花簌簌落下, 静谧幽雅, 我们什么都没做,只静静地靠在一起。
原来在太学的时候, 我们也曾这般依偎在窗下,那时不敢将菱花窗全部推开, 怕被外人看见。只开半扇,任由徐风卷进来,钻进宽大的衣袖里。
并非亲历, 我万万不敢相信我和林重檀还有这样的一日。我们还能像这样抱在一起,即使什么话都不说,也觉得极好。
我们之间有误会, 有死亡,有伤害,有痛苦, 很多次我都觉得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林重檀了, 就算不是生死将我们隔开,期间发生的事情也让我以为我和林重檀不可能在一起。
现在我靠在他怀里, 听外面下雪的动静, 方明白顺从心意是让人心静的一件事。
我……我想跟林重檀白头相守。
“我帮你一起查柴一辉。”我回抱住林重檀的腰身,越发将下巴抵在他肩膀处,“檀生, 我这段时间一直很、很想你。”
我鲜少这样表露自己的心意,不免结巴。
林重檀好像偏过头亲了下我的头发,我自顾自在他怀里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殿内烧着地龙,香炉幽香阵阵,风雪被窗户隔挡在外,一切都好像刚刚好。
-
十二公主的处置下来了,终生幽禁皇陵,没有奴仆,没有华服,她从一个千娇百宠的公主变成守陵人。
皇上终究还是心软了,我在看到皇后和长公主相继选择自尽于御前,就猜到是这样的结局。
皇后和长公主在知道罪不可免的情况,用自己的命去护十二公主。
十二公主的处置下来的那日,我陪林重檀去拜祭道清先生的墓,我没有跟着一起去墓前,而是让林重檀独自前往。
我之前来拜祭过道清先生几次,但那都是我一个人来,这一次是跟他的弟子。我始终对道清先生很愧疚,我不敢和林重檀一起出现在道清先生墓前。
也许以后我有勇气,但不是现在。
林重檀听完我的决定,尊重了我的选择。他回来的时候,话变得很少,不过他一直握着我的手。
翌日的元宵夜,宫里没设宫宴,严格上说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