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了点头,笑道:“老大还好,岩儿这猴儿倒是更皮了,难为你记挂他们。”
说着将两人带至母亲面前。
陈氏从刚才就一直在观察二人,容辞她自是常见的,如今短短一面,只是觉得她满身稚气像是消减了,旁的还看不出什么来。但顾宗霖却是引人注目,他头戴嵌白玉紫金冠,身穿靛青色交领长袍,外头披着二色金松花色披风,虽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却相貌堂堂,五官英俊,加之冷峻的气质,在人群中也能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真是好一个气质不凡的少年郎。
陈氏当即就想,难怪此人能引得姐妹反目,要是能拿捏住这个人,四丫头就算得罪了娘家,也不算亏了……但她再细看两人举止,倒是又生了旁的疑惑。
“二爷,这是我的二伯母,这是沛大哥哥。”容辞介绍到。
两人行礼毕,二伯母方上前握住容辞的手,带着笑容道:“可算到了,老太太和你母亲都等着呢,快去见见他们罢。”
容辞自然遵从,一行四人便带着一众仆妇前往老夫人所居正院。
一路上陈氏边不露声色地打量着容辞,边询问一些家常话,问她过得怎么样,夫君对她可贴心,又问她那边下人们可得用,住的习不习惯。
容辞自然无有不应,一味称好――毕竟就算不好怕也没人能替她撑腰。
不一会儿,正院到了,进门后只见老夫人郭氏坐在正中,身旁坐着大夫人吴氏,三太太温氏以及四太太杨氏,站着服侍的就是几位嫂子,下手坐着的则是容辞的几个堂姐妹,许容菀却不在。
两人上前先给郭氏磕过头,再分别给几个长辈见礼。
温氏从他们进来就紧紧地盯着容辞看,这时看两人向她见礼,口称“母亲”,眼里便忍不住含满了泪水,把两人扶起来,嘴里不住的应“好”。
容辞上辈子十九岁丧母,眼睁睁的看一场风寒夺去了亲娘的性命,至今已经有整整十年了,十年之后再看到脸色虽然憔悴,却还活得好好的母亲,自是百感交集,不由落下泪来,抱着温氏喊了一句“娘!”,便哭了起来。
这一哭,把温氏满腔挂念都引了出来,母女俩顿时抱着哭作了一团。
顾宗霖在旁边却是看的呆住了,他从没见过容辞有如此感性的一面,在他心目中,容辞一直是理智的甚至有些漠然的形象,即使含怒也带着一份克制,从没想过她也会像孩子一样痛哭。他不好袖手旁观,又不知该如何规劝,只得呆立在一旁,看其他嫂嫂姐妹去安慰她们母女二人。
众人正劝慰着,却听门口那边传来一道暗含讥讽的声音:“四妹妹是有心人,如今求仁得仁,自是该高兴啊,如今又来哭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有哪里写的不好,求大家能指出来,我好尽快改正 ☆、郭氏,孤儿母 容辞脸上尚还流着泪,便被这一句唤回了心神,她压住喉中的哽咽,从母亲的怀中抬起头来就已经恢复了冷静,虽脸上还挂着泪,但单看神情已经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她刚刚才撕心裂肺的痛哭过。
说话的人正是容辞曾经的姐姐,现在的冤家――许容菀。
她进门先看了一眼顾宗霖,然后似笑非笑的盯着容辞:“四妹怎么不哭了,别是高兴地哭不出来了吧。”
容辞没有马上搭理她,而是不紧不慢的抽出帕子来擦干眼泪,这才看向气的脸上表情有点扭曲的堂姐:“三姐说的是,我见母亲,可不是既是伤心又是高兴么,想来三姐将来出了阁,也会懂我的。”
这已经是已婚妇人才能说出口的话了,许容菀要是要脸,在大庭广众之下听到“出阁”二字,就必须按照时下的风俗规矩,立刻做出娇羞不已的表情,然后保持沉默,不然会被腹诽“不矜持”。
许容菀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