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燕明泽给的理由是他年纪不小了,再住书院不合适,反正燕明烨回?来?,他顺道搭车也就回?来?了。
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在书院不要和沈元景同屋住,他睡不着,他绝对不回?来?。
燕明烨对他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比起沈元景,还是燕明烨好?相处些。
松山书院交的束脩高,若是住在书院,还要再交钱,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
原本他同屋的人不是沈元景,而是他同窗,但从萧阳回?来?后,他同屋人莫名就变成了沈元景。
他是想换过,可没发生什么事,根本换不掉,
最主要的是,沈元景会试也中?了,如今已是进士功名,不知为何还在书院。
他当年向人打听过,那人只?说沈元景年岁不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好为官。聪慧是聪慧,十三四岁的人进翰林院,并不合适。
所?以沈元景就自己要求再上两年学。
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从前流落在外没上过学,喜欢上?,安王府未来?的世子,这?点?事怎么可能做不到。
再说了,沈元景还交着束脩呢。
燕明泽也没办法,沈元景什么都不做,光这层身份就压死人。
他根本不明白,沈元景为何这?么做,是谁授意的吗?可祖父是喜丧,祖母人在萧阳,当初在国公府,和沈元景接触最深的是燕明荞啊。
难道是五妹妹说了什么?
也不是没有?可能。
燕明泽还听说,沈元景虽没认回安王府,但偶尔会去用饭,和世子早就没差了。
从前安王世子体弱多病,也不曾读书,沈元景能考中?,安王不知多满意,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
他可不觉得跟沈元景分到一个屋子是巧合,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的巧合,定然?是他有?意为之。
回到府上后燕明泽直接回?了自己院子,他已经十七岁了,应该跟嫂子妹妹们避嫌。
他想多看会儿书,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大前年的确是他没准备好,不能再被沈元景影响。
只?不过刚用过晚饭,正院宁湘就来?传话,“三公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燕明泽猜和他婚事有关,四妹妹都定婚了,他的确该考虑婚事。
只?不过,燕明泽觉得,沈氏给他相看的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婚事。
论门?第,没哪家嫡女愿意嫁给他,嫡母也不会找一个压过大嫂二?嫂的儿媳,大约是庶女出身,性子温婉的,但这?样的妻子在仕途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
若是纳妾,家世就更差一层了,燕明泽觉得这样的女子还不如不娶。
他略微收拾了一下就去了正院,他猜的没错,果然?是为了这?事。
沈氏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亲人在萧阳守孝,我是你嫡母,理应为你做主议亲。这?几日我看了看盛京城适龄的小娘子,有?常安侯家的女儿,我见过两次品貌都不错。还有?永乐伯府的是,家中?的嫡次女,性子也不错。”
沈氏尽心挑的,希望人嫁过来之后能和燕明泽和睦相处,两人好?好?过日子。
其实,他这?个庶子并不比燕明烨这?个嫡子过得差,从前有?燕国公贴补,在读书衣食住行?上?,沈氏也没委屈过他。
但嫡庶总归是不一样的,又?不是皇亲国戚,更不是多抢眼的人,没有哪家嫡女愿意嫁给这种庶子。
如果这样的亲事燕明泽都不满意,沈氏也找不出更好?的来?了。
沈氏以为燕明泽至少会考虑考虑,但他连考虑都没有?。
燕明泽道:“母亲,儿子想等明年会试考过再考虑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