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也笑了,她道:“嗯,她那边小厨房尚没开火,以?后不去寿安堂吃,就来正?院。不过?还?是留意着,她爱吃辣的,找一个?做早食新鲜的。”
还?是尽快找个?厨娘,这看书饿了也有吃的备着,不然总这边送或是往大厨房跑,味道也差了不是。
燕明荞尚且不知沈氏的打算,她就想去母亲那儿,反正?每日就一节课了,她不用?那么着急地吃饭。
陪陪母亲祖母他们多好呀。
她算过?,她最多也就在燕国公府待六七年,也就能吃几千顿饭而已?,吃一顿少一顿的。
下课之后,燕明荞没去荞安轩,以?前看过?,便不觉得多稀奇。
屋外丫鬟忙忙碌碌,燕明荞就坐在沈氏旁边,母女俩一个?看账本,一个?看书,互不打扰。
等吃过?中午饭,燕明荞又把书拿出来,沈氏道:“快回去睡觉吧。”
燕明荞道:“我想今日中午在母亲这儿睡,等晚上我再回去。”
燕明荞抿着唇,沈氏不答应她就一直不走,沈氏拿女儿没办法,留下睡了中午觉。
等到晚上,燕明荞没用?催,乖乖就走了,其实,不舍归不舍,能一个?人出来住,有自?己的院子,她心里还?是有几分欢喜的。
其实长大不仅仅意味着分别,还?意味着懂事,意味着她能为母亲分忧,能为母亲遮风挡雨,她长大了,可以?做母亲的依靠。
这样想,长大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就算她不想长大,日子不也要一天一天过?下去吗,哪怕想闭着眼,害怕一天天黑天明,但太阳还?会落下升起。
既然如此?,那就多陪母亲,好好长大,为国公府出力。
姑母看着就很年轻漂亮,姑母还?说少操心,每日高高兴兴的,就能这样。她帮母亲分忧,有人让母亲生气,把这些人送走,这样不就行?了。
燕明荞在屋里转了一圈,跟上次来没什么不同。
就是窗前多了把琴,是母亲送的。
姑娘家到年岁搬院子,不算什么大事,但宁氏和许静姝还?是送了礼物过?来。宁氏是这么想的,平日里燕明荞孝顺得多,好吃的好玩的没少往寿安堂买,她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干脆给喜欢的孙女。
宁氏送了一幅字画,还?撺掇着老?国公送了两方好砚台,东西是让丫鬟送去的,毕竟孙女孙子不少,看不见还?好,看见了难免争长道短的。
许静姝能想到的就是送贵的,越贵越好,就找人打了一套羊脂玉头面。
花的银子和铺子分成比还?差得远呢,毕竟她一个?当?嫂子的,送东西不能把婆婆祖母比过?去,但也是她的一份心意。
燕明荞通透,知道嫂子这样恐怕是因为分成的事,所以?隔段日子就往她这送东西,恨不得把分去的银子还?回来。
当?初给分成完全是因为他们是亲兄妹,她觉得兄妹间应当?互相帮扶,不然为何不给燕明茹呢。要是来来回回,还?有什么用?。
燕明荞不缺银子,她打算过?阵子和嫂嫂好好说说这事儿。
而许静姝终于找到给银子的机会,这心里着实松了口?气,回去之后看了看女儿,尽管女儿还?不会说话,也听不懂这些,她还?是说道:“你小姑姑给了那么多银子,这还?差好多呢,你以?后可得孝顺你小姑姑。”
再说燕明荞那边,屋里已?经?收拾妥当?了,丫鬟们都在小室候着,堂厅也有人守着,只要叫一声便能听到。
这院子里里外外都妥当?,李嬷嬷瞧着哪儿哪儿都满意,比从?前的梧桐苑好不少呢,丫鬟也多了,哪怕林香林枣出门办事,也使唤得过?来。
李嬷嬷是个?本分知足的人,她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