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朗星拿了一颗蜜枣小口啃,也不管娘亲和小婶在玩什么,只知道今天有甜甜的粽子吃。

交叠错开的两片箬叶从中间卷成锥形的筒状,确认底部不会漏,也不会散开后往里头加糯米和馅料。等到和锥口齐平,再把多出的两截箬叶盖下裹紧。

缠棕叶也有讲究,秦蓁学了半天才顺利绑好,庆幸的是粽子没有散开,否则还得从头开始。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打头的一个,后面那些就容易上手了。

拢共三十多个粽子,除去自己家吃的,剩下那些会给亲近的几家送一点当节礼。

棕叶韧性好,把每种口味扎成了一把也不容易断,谭月一手就提着进了灶房。

为了不串味,于红英特地烧了两锅水,谭月找出标记,将甜咸两种分开煮,另外的素粽则对半往锅里放。

糯米和馅料都正好用完,秦蓁随手收拾一番也就差不多了。

没过太久,三个汉子挑着柴进了家门。

寒瓜一直在阴凉的地方放着,表面摸着凉丝丝的,于红英破开切成瓣,端到屋里让一家人好好尝尝。

天热的时候自己家也会买一个解解馋,这两年托秦蓁的福没有再花钱,毕竟五十文一个的寒瓜确实让人难以下手。

“我学会了包粽子。”秦蓁小声在柳岚耳旁说道。

他也小声回:“蓁蓁好厉害。”

秦蓁笑着咬了口寒瓜,轻轻拿脚尖碰柳岚的脚尖。他假意躲了几下,之后便不动了。

“四叔说下午过去一趟。”于红英吐出一颗颗籽好生收着,准备明年自己种。

去年试着种过一回,没想到居然发芽了,只是结出的瓜不大,味道也不好。但既然开了这个头,总得再试试看。

柳望山点点头,“估计是商量卖粮的事。”

麦收过后的新粮价格更高,多数人会趁着这时把粮食卖出去。

同族的人往往更乐意和族里一起卖,自己只用出粮计数,运粮的车辆和其他事则由族里管,到时还有银钱拿,不可谓不省事。

除非是上万斤,否则粮行不会特地叫车来运,况且这钱也是自个出,农家小户哪里出得起?若是自己运到镇上,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能在粮行那里讨着好。

柳家有牛车,柳文轩还考上秀才为族里省了不少粮税,因此这种大事一般都会请两人过去。

柳岚也在受邀之列,况且他今年还和大伯家一样买了头骡子,自然不能落下。

一瓣瓣寒瓜被啃得干净,于红英将放在桌上的瓜皮收拾好,倒到后院喂鸡。

雄黄早已撒下,临近正午,谭月又取出一点,倒了些酒水混着给柳朗星洗手洗脚。小孩皮嫩,可不得多仔细些。

柳岚看了看秦蓁,又看了看柳朗星,还未开口,就被自己媳妇打了下。“想什么呢?我又不是小孩。”

他偷偷笑,在心里暗自否认。

吃过粽子用完饭,柳岚和大伯他们去四爷爷家,秦蓁则回家做绣活。

今年事多,春时定的那单差点误了日子,因此入夏后她给自己定了规矩,每过半个月需完成相应的进程,否则……否则……

其实也没什么奖惩,只不过是为了管束自己罢了。

大概申时初,柳岚兜了一大把梅子踏进家门。

他回来的路上突然想起,四爷爷家后面的山上有这么一棵梅子树,便侥幸去看了看,果然摘到了高处的那点梅子。

梅子不多,但用来泡一小坛梅子酒完全足够。

记得去岁时蓁蓁送了他一坛梅子酒,自己虽然没喝多少,也不爱喝,但最后还是倒空了坛底。

今年难得起了心思,在家里试着泡一小坛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