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蓁想了想, 没过多推辞,接下了那碗羊肉。“阿岚山上砍柴去了, 等他回来了我再问问。伯娘你在屋里坐会,上回买了些蜜枣,正好给朗星添个零嘴。”

要是侄媳妇说别的什么, 于红英都不会拿小辈这点东西,但若是给小孙子的那就不好拒绝了,家里就柳朗星一个男娃,什么好东西自然都想给他。

秦蓁拿了一包蜜枣和一包海棠干果,说道:“家里也没备什么好东西, 这包干果大伯娘也拿回去和嫂子甜甜嘴。”

于红英也不瞎客气,在篮子里放好又把布盖上了。

她悄声道:“盖房子的银子都备好了?”

“备好了,阿岚还另外留出了一部分。”秦蓁觉得有趣,也学大伯娘那样说话。

柳岚这些年总共存了一百二十七两银子,成亲大概花费十五两,前段时间卖的蜜糖浆和雪耳得了二十五两三钱,零零散散算下来有一百四十两,其中五十两用来盖房子,留了十两备用。

院墙和其他人家一样垒成土墙,倒花不上多少银子,费钱的是几间正屋和厢房。柳岚手里头钱够用,便打算都盖成青砖绿瓦的大房子,不说人住得舒服,隔出一两块地方放山货也更让人安心,省得柳岚多费功夫去修缮茅草盖的屋顶。

木料也同木匠商定好了,都是结实耐用的好料子,因是直接从木匠手里买的处理好的木头,价格也更贵些。

大部分打算新建房子的人家一般会提前一两年开始准备,自己上山去挑选合适的木料再交由木匠处理,这样能省下一笔钱做他用。

而柳岚在和秦蓁产生交集之前暂未有成亲的念头,自然也不会为建新房子做准备。即使他从麦收过后就为此忙活,也依旧赶不上来年建房,只能花钱去买。

除去材料,还有到时请人帮忙的工钱,柳岚一笔一笔都向秦蓁解释清楚了,不过实际的花销肯定和现在算的有出入,因此两人商量好拿出十两备用。

“那就好,我听阿岚说了,请的都是熟人,断不会做那些坏名声的事。我和你大伯也会常来看看,这事你们两口子不要太担心。”

秦蓁点头应好。

于红英没有多留,带着两包零嘴喜滋滋回去了。

不管外人说什么闲话,夫妻俩谁银子多谁银子少那是小两口的事,一群人也不知道瞎凑什么热闹。反正啊,她只看见人家姑娘是想好好过日子的,不然哪个侄媳妇还记得给伯娘送点零嘴呢?

柳岚挑了一担大柴回来,听秦蓁说大伯娘喊吃饭,柳文轩也在家,二话不说便要带她上大伯家去。

“这是怎么了?”

柳岚和大伯家关系亲近,但寻常时候不会去做这种“占便宜”的事,一听大哥在家便兴冲冲准备过去,看起来应当有别的官司。

“他上次诓了我两只烧鸡,说好了赔我一本《山海图》,过了这么久半点音信都无,我得去向他讨要。”

“你爱看游记?”成亲虽不过半月,但秦蓁作为枕边人,自然能看到柳岚悉心收好的几本启蒙书籍和《四书》。

柳岚幼年时因家中变故不能去私塾,不过有柳文轩的帮助,这些年来一直在读书识字,若是上了考场,得个童生回来也未必不可能。

只是他志不在此,学得也不如书院的学子那般正规,全凭一时兴趣在闲暇时翻阅诸如《论语》、《中庸》此类。

“算不得爱看,觉得有趣罢了。”柳岚自以为比不上他哥和秦蓁从小受过熏陶的人,不愿谈论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