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这个家,就该到另一个家忙活了。

用得上的东西大多都运到柳家去了,剩下的则归置在箱子里或柜子里,因此打扫起来更轻松些。

灶房里只剩一口锅了,柳岚之前的两口锅有一口缝缝补补用了许多年,搬新家那会就把秦蓁的锅搬了过去。

除此之外,家里在明面上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但秦蓁还是请隔壁赵家帮忙守着点,毕竟一口铁锅,就算是用过了的旧锅,也能值不少银钱呢。

一通清洗下来,家里看着干净了不少。

柳岚用木板重新封住水井口,秦蓁则站在一旁摸了摸老葡萄藤干枯的藤蔓。去年剪掉一些枝条后好像起了点作用,今年便又剪了一回,希望来年能结更多的果子。

移栽过去的那根葡萄藤还不知道情况怎如何,等来年开春才能看出来。

一切收拾妥当后,秦蓁里里外外看了两遍才将大门锁上。

不知为何,这次格外不舍一些。

绣架已经搬过去了,她可以在更亮堂又宽敞的屋子里做绣活,新家的菜园子也更大些,如非必要,她好像没有再过来这边的理由了。

秦蓁半靠在柳岚身上,看着锁上的大门出神。

柳岚不知道秦蓁怎么了,只能抱住她,给人一些安慰。

过了半晌,秦蓁抬头朝他笑了笑,说道:“走吧。”

“好。”

二十五,磨豆腐。

秦蓁和谭月约好了一起去买豆腐,她挎着篮子出门,走到柳大伯家那块时却发现柳文轩也跟过来了。

谭月随口问道:“要不你把阿岚也叫过来?你哥闲着没事非要跟着。”

柳文轩辩解道:“我是去听大家在聊些什么,好算算我若是开私塾的话,每年的束修定多少合适。”

“说了和其他私塾定一样的就好。定高了招人说,定低了也挨骂,何必为了这个事发愁?”

柳文轩脸上神情夸张,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一副“你不懂”的模样。

哥嫂俩斗嘴时格外有趣,秦蓁看完后笑着回家叫柳岚。

四个人在人群中不算显眼,前面的人还多着,谭月便同秦蓁说说话。

估摸着还要等上好一会,柳文轩还真如他所说到处去转悠,也不知怎么能从大家的闲聊中得出束修该定的银钱。

柳岚则跟在秦蓁身后听两人聊天,时不时还应和两句。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一家人挺融洽,全然不是某些人乱说的模样。

秦蓁还在人群里看到了李青竹、柳春苗和其他几个姑娘,不过周围人多,不好挪动位置,秦蓁就只遥遥地跟她们打了个招呼。

“瞧瞧,人家夫妻俩关系好着呢。也不知道有些人在胡说个什么劲。”

“就是,也就她自个儿把她儿子当个宝,还以为别人多稀罕呢。”

“不就考了个秀才?人家柳秀才名次比他高都还没说什么呢,也没见人家于红英天天挂在嘴边念叨。”

有些婶子听得多了,自然知晓秀才和秀才也是不一样的,在榜上名字更靠前,就说明名次更高。

说起来,柳文轩当时的名次是中等偏上,而李家秀才不过是个末尾罢了。

谈论的婶子们故意把声音往大了喊,李秀才他娘就在不远处,显然是听到了她们的话,一时牙根咬得死紧,望向她们的目光中似乎都能烧起一把火来。

可惜没人理她,旁人见她这副模样还往后移了几步。

因是在外面,秦蓁和谭月只说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般闲聊着倒也不觉得难挨了。

聊到星星启蒙的事,秦蓁突然朝柳岚问道:“阿岚,家里的书册和大哥重的多不多?”

“不多。”柳文轩那边多是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