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韩氏为何特地要对她提起福懋郡主呢?又拿安平公主作对比。
其实宗藩再厉害,他们和文官属于不同体系,韩氏根本不需要特地提醒,但她平时这样持正的人都说了,看来也许担心这福懋郡主和自家牵连。
她不禁看向韩氏,波澜不惊的问道:“嫂子竟然拿福懋郡主比安平公主,不知这福懋郡主是哪位宗藩之女?看来来头不小啊。”
??警铃大作(二更)
福懋郡主年十八, 是已故渝亲王嫡女,因渝亲王夫妻早亡,无嗣除藩, 只留一独女,蒙恩养在肖太后膝下,听闻肖太后对嫡亲的孙子都不如这位郡主, 去年选了勋戚赵东初为仪宾, 但赵东初于年初得急病猝然离世, 这位郡主便又回到宫中。
肖太后和永嘉帝怜惜郡主年纪轻轻命运多舛,已经放话这次一定要为福懋郡主寻一良人。
那么韩氏如此提醒自己,可能就是宫中有意程晏为福懋郡主仪宾了,其实福懋郡主比之公主来好处更多, 至少仪宾是可以参政的, 不像本朝驸马不许参政,故而, 想走仕途的都不想尚公主。
所以, 程晏如果娶福懋郡主, 可以说双方都有好处,程晏想改革就必须有皇帝的支持, 宫府一体, 他更能在皇帝面前获得支持, 从而也可以正常从政。那么, 对于皇家而言, 他们可以拉蔡家作为突破口, 未必不想拉程家做突破口。
至于人才, 程晏如今才二十六岁, 年少有为, 福懋郡主听闻也是生的花容月貌,尤其是宫中传言她是花神转世,渝亲王以前的封地还为她建了一座花神庙。
娶这位郡主,比尚公主还要得实惠和体面。
福懋郡主虽然亲爹娘不在了,但是和宫中关系不逊于公主,她的夫君还能从政,面子里子全部有了。
大概韩氏是为了报答那次她提醒她程晷无法生育之事,故而她也投桃报李,把这件事情告诉她,让她早作准备。
可这种事情压根就不是她能早作准备就能准备好的。
蔡修撰之妻出身亦是不俗,乃是中山无极甄家出身,又如何,在皇权面前都算不得什么了。
但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么?
妙娘眼神闪了闪。
**
说来也是奇怪,在路上几个孩子身体很是不错,却不料在京里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都病了一场,倦哥儿和馨姐儿几天就好了,麟哥儿却是身子骨不大好。
尤其是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本来抵抗力就弱,更容易生病。
吃药也容易吃吐,关键古代也没有雾化器什么的,妙娘只好陪在麟哥儿身边,麟哥儿跟哥哥妹妹不同,他天生就很害羞,平日里就是小小的一个人,特别乖巧。
看儿子难受的,妙娘忍不住哭个不停,她哄着麟哥儿:“来,吃了这碗药,麟哥儿的病就会好很多了。”
“娘亲,麟哥儿不怕苦,麟哥儿这就喝。”
妙娘抱着儿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进京后,程晏就非常忙碌,他资历不足,又要替郭清办事,一个人都要分成俩个人用,甚至半夜还会有人喊,程晏怕吵着妙娘,搬到了书房歇息,妙娘想寻求安慰都无人。
公婆年纪大了,她哪里敢劳烦他们,不仅如此,还得派人照顾好两位老人。
伤在儿身,痛在娘心。
妙娘几乎是日夜看守在麟哥儿处,唯恐怕下人照看不足,这手指有长短,孩子也是如此,麟哥儿比起哥哥妹妹而言不是那么俏皮会说话讨爹娘喜爱,现在有娘亲日日夜夜陪着他,他即便生病,都觉得高兴。
“宝贝,娘亲再跟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妙娘亲了亲麟哥儿,这个儿子很安静,但是很有耐心,他从来不会不耐烦,这让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