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她站了一会,突然跟郁清梧道:“我家师父去世的时候,也有这么一场大雪。我来洛阳之前住在驿站里,碰巧,也下了一场雪。”

她说,“我当时就想,会不会是我师父来看我了。”

郁清梧方才满含戾气的心听见这句话,因着她话里面的眷念,蓦然之间戾气竟然消散了一些。他随着她看向漫天风雪中,突然问道:“兰姑娘。”

兰山君:“嗯?”

郁清梧:“我总觉得……姑娘之前应该是认识我的。”

他问,“我们之前见过吗?”

兰山君愣了愣,而后摇头,“不曾见过。”

不算见过。

他断头的时候,不曾看见过她。

她看札记的时候,也不曾真的见过他。

她说:“驿站里,是我们第一次相遇。”

郁清梧笑了笑,“这样啊……我还以为,姑娘与我是故人。”

偏我来时不逢春(17)

苏行舟下葬之后,因着要过年了,兰山君就没有再见过郁清梧。

但她遣人送去了年礼。

这份年礼,不是直接送去郁家的,而是跟寿老夫人的一起送去了寿府。

她没有明说,但箱子里面的东西都准备了两份,都是她自己做的春饼,寿老夫人应该懂。

寿老夫人如今极为喜欢兰山君,笑着对去送礼的婆子道:“让山君多过来陪陪我,我这里冷清得很呢。”

婆子是朱氏贴身伺候的,回去就跟朱氏道:“咱们家的六姑娘怕是要有大造化了。”

朱氏心中自然高兴,道: “我本想着,山君这般的经历,是不好说高门的,但如今有了寿老夫人青睐,却也说不定了,没准能说个好人家。”

婆子讨喜的夸了几句,得了五两银子。想了想,又道:“老奴出门的时候还瞧见赵妈妈领着凝冬那丫头往南城去。”

朱氏嘴角的兴奋便落了下去,哀哀愁愁叹了一口气,“那是去祝家的。”

若是往日,山君要同祝家的姑娘好,她肯定得说几句,但前几日刚刚发生了那般的事情,她是不敢再说了。

她道:“此事我是知晓的,以后瞧见了也不用管。”

兰慧过来的时候便听她念叨了许久,“我心中羞愧得很,之前没问过她往昔,被她好好说了一顿,现在怎么能过问她的交友?”

慧慧不懂,“如何不能过问了?”

朱氏叹气,“所以说你还小呢,你六姐姐那日的意思,我想来想去,这是要让我别太管束着”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慧慧道:“母女之间哪里有那么多弯弯道道?您就是想太多了,咱们吵架后,我何曾远过你?”

又宽解道:“祝家的事情也没什么。男人在官场上做官,出门在外做生意,都讲究一个同乡情意,便是所谓的乡党,商帮。这事情落在女子身上也是一样的,以后我若是嫁去了别的地方,那谁曾经在洛阳待过,我肯定跟她更亲近一些,也好互相守望,通个消息。”

话是这么说,但祝家的门第也太低了。朱氏还是叹气。

兰慧笑着道:“母亲也别瞧不上人,祝家能从蜀州以通判之身进洛阳,岂能没有一点本事?说不得以后是要比咱们家还要好的。”

朱氏呸呸呸几句,“大过年的,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兰慧却对自家并不看好,她说,“祖父和父亲已经指望不上了,四叔眼看也到了头,大哥哥和三哥哥……大哥哥才学平庸,好在踏实,能够守成,我将来还能靠他,但三哥哥……哈!”

她一提起这个就气,“我就没有见过他那般能嚼舌根的男人!”

朱氏狠狠瞪她一眼,却又没法指责大过年的嘛,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