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见怪?虽然没见过赵嬷嬷,但我家夫君可没少提起您呢!感谢您多少年的教导!爷说他打小无父无母,从心里把您当母亲了。”

赵嬷嬷笑:“他不怪我当初总打他手板就好!他们几个淘气,没少挨打的!”

“您教的好!当初他们几个一来,我父亲一眼就看中夫君。说他什么时候都干净整洁,自己的事情打理得妥当,也从不丢三落四,说话还文邹邹的,与那些军人可不同的。

后来我们成了亲,发现他的一切真的都不用别人管。外出时,衣裳都自己洗。一问才知道,敢情是您,打小的教导!”

“周东聪明又肯干,得王爷赏识,年纪轻轻就有了现在的作为,你和孩子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那也是王爷赏识他,又得益于大家帮忙。”

这涂氏倒是个场面人。

“回来之前,夫君说京城的住处,又紧凑又贵,让我先对付些日子,等他来了再说。

却没想到,侧妃娘娘给安排得这么好!这么气派的宅子,吃用和人手,都给备齐了,直接住进来了,什么都不用操心!哎哟天哪,我这心里感激得没法说!那天去王府拜年,没见着王爷,也没能好好谢谢王爷!”

赵嬷嬷已经发现了,这里就住着涂氏母子,那姨太太呢?想了想,也没好直接问,“机会总有的。我今天,就是来看看,咱们来日方长。”

告辞出来,赵嬷嬷身边的丫头说:“夫人,婢子问过了。姨太太是王爷回京没两天,就搬走了的。说是暂时搬到马厂斜街去了。搬的还挺急的……这位周太太,来的时候就是空房子了。她并不知道之前的事。”

想到姨太太,年前急急的搬家走的样子……

她儿子不在身边,只一个人收拾,那是何种心情啊!

再者说了:周东虽然是王爷手下得用的人,但也还没到能住到这里的地步!他住在这里了,那其他人呢?这个冯丽娘,搞什么?

一股怒火冲上了赵嬷嬷的脑门,深吸口气,看车上还带着礼,就说:“现在就去一趟吧!”

马厂斜街的小院是赵家的产业,比刘家胡同的院子小很多。位置倒是不错,也挺规整。

偶尔有家里亲友来京办事,就住在这儿。

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婆子来开门,一看,“哎哟,是赵嬷嬷!快快请进!”

她后头跟着个小丫头,一听来人是谁,往里头跑。

赵嬷嬷往里走,看到院子里,用苫布罩着大堆的东西。应该是没来得及收拾,或者没地方放的。

“赵嬷嬷?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妇人迎了出来。

“姨太太!您过年好!”

“过年好!”

这妇人,正是姨太太孙氏。

“这段日子,一直忙着王爷回来的事,没顾上。今儿才知道您搬到这儿来了!”

那妇人脸上带着笑,“头年就搬来了!快坐下,刚煮了元宵,来一碗吧?”

看着屋里稍显杂乱,赵嬷嬷难压心中怒气,没说话,真是很多年都没这样生过气了。

孙氏看出来了,温柔的说:“事情是这样的:云起来信,说他今夏进京述职,已经在吏部谋划了一个位置。让我在附近找找合适的院子,是租是买,先合计一下。

这么多年,我一个人住在刘家胡同,太大、太空了,若不是总接着几个姑娘来玩,就太显冷清了。听云起一说,我就先搬过来了。比起刘家胡同,这儿更符合云起说的条件。

而且,这么多年,我一直是想随着他上任的,所以在京城也没置办什么,搬起来很容易。”

“我这儿一切都好,伺候的也都是跟了多年的。听云起说,他这次回来,也是王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