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外的话家里下一代的妇女就要交代在这两婆媳手上,既然进了祠堂,宁家的男人们就表示也要让她们接受下先贤熏陶。

主要是贞洁牌坊,男人的熏陶她们用不上,又不做生意又不考功名。

为了避免家族闹出丑事,带着她们转悠的也是个十岁出头的宁家男孩子。

男孩子长得很清秀,约莫只有十岁左右,手上还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弟弟,跑过来先跟段圆圆和陈姨妈请安。

段圆圆听他说辈分不是比自己大的人,就从包里掏出个红包塞过去。

男孩子少年老成,淡定地把红包踹到袖子里头就带着她们在祠堂转悠。

段圆圆觉得宁家的祠堂有点像庙子,庙子中间放的是主神像,两边一个是姓氏渊源,另一边是族人荣耀功名旗和贞洁牌坊。

贞洁牌坊,就是一个女人能进入宗祠最高的荣耀。

宁高氏,是宁家唯一被单独提起还立了碑的女人。

男孩子是族学里的优秀学生,段圆圆听到旁边有人说他有望成为秀才。

准秀才是个包子脸,低着头跟她们说宁高氏的故事。

段圆圆和陈姨妈都不是什么贞节烈女,只是纯粹八卦,她们都比较好奇到底有什么功德才能被单独存档。

包子头指着牌位跟她们说,高氏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大家闺秀,嫁到当时的染坊宁家以后就撤掉了奴婢随从,跟着丈夫一起过着清贫的日子。

段圆圆听到了大八卦,原来宁家祖上是染匠啊,也不比段家走街串巷当货郎好很多,难怪老太太一辈子对身份耿耿于怀。

包子头还在说高氏的故事,他年纪小说话却很有条理。

他说宁家祖先娶了高氏以后就慢慢开始织布绣花,最初赔了一些钱,高氏挺身而出主动卖了嫁妆补贴夫家,宁家的布料生意这才逐渐有了规模。只是高氏因为年轻的时候受累生不了孩子,两个人到三十多岁都没孩子,偌大的家长眼看后继无人,高氏就折腾这要给丈夫纳妾,宁家祖先曾经对天发誓不会纳妾,高氏认为自己没有承担起开枝散叶的责任,硬逼着丈夫纳妾生子,丈夫不得已只能从了。最后高氏贤名感动天地,四十多岁生了落下一个嫡子,不幸丈夫又没了,高氏跑到娘家求助,结果娘家抬出来的不是火盆,是一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