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宣在屋子里开始准备十月的重阳节。

去年重阳节老太太病重大家都没出门,今年陈姨妈她们仍旧不能出门,但段圆圆作为小辈可以出去了。

好巧不巧她怀了孕,大夫说没满三个月不宜出行,段圆圆最后还是没能出门,她倒在床上捶被子,她真的很想出门玩!

之前她还嫌薛家麻烦事多不肯去,现在让她去薛家她都愿意立马收拾包袱。

宁宣也看出来圆圆憋坏了,他哄道:“等大夫说可以出门了,表哥就带你出去,你想去哪都行。这回你不去也好,我要去蜀王府,恐怕顾不上。”他也舍不得段圆圆出门去跪这个跪那个。

宁家在本地有脸面,普通的官宁宣可见而不跪,王爷就不行了,人家是真正的天潢贵胄,表妹要是跟着一起去,难免也得跪王妃,想想宁宣就不愿意。

下跪的事没那么容易做,表妹从小落在福窝里,长到这么大也就跪过天地父母,老太太她都没跪过几次。

他这还不放心圆圆一个人在家里,以前走十天半月都想不起回家,现在走半天都怕她摔了。

宁宣叹了口气。

杜嬷嬷在乡下把喜讯跟武太太一说,武太太就掉眼泪抓着杜嬷嬷:“我就说孩子一出门就长大了,前两年她还抱着我撒娇,再过两年都有人抱着她撒娇了。”

杜嬷嬷挨了一声道:“这是好事你当娘的要替她高兴,掉眼泪做什么?不如给她多找两个好嬷嬷看着她,以后也能伺候小的,我老了哪里还能再看一代人。”

武太太不好意思了,她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怕说出来让杜嬷嬷想太多,现在杜嬷嬷自己先说事情就好办了。

武太太回屋哭了一场,愣是咬着牙没说不要其他的嬷嬷跟着去,她攥着手想着自己不是个说肉麻话的人,杜嬷嬷以后走不动了,牙齿掉了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和女儿对她是真心的了。

乡下没什么出众的女大夫,只有稳婆,武太太腿都跑细了才花十两银子一个月请了家里学医的女稳婆。

段老爷咋舌:“这比我月银都多。”

武太太:“你这个钱都想省?省下来做你的棺材本!”

段老爷没这个意思,被骂得笑了,回头也挖了小时候跟段圆圆斗算盘的老账房过去,老账房都五十了还精神抖擞的,前两年刚死了老婆子,只剩他和一个孙儿一起过日子。

段老爷想着以后这个孙儿正好给他的外孙做臂膀,老账房乐呵呵的也答应了,他还愁以后自己蹬腿孙子没着落,这么跟着大小姐的孩子也不错。

老账房搬家的时候段家人都吓了一跳,老东西看着和善,穿得也普通,竟然鸡零狗碎的收拾出十几个大箱子,皮衣都攒了一个箱子。

段老爷眼睛都看得一抽一抽的,难怪这老东西一声不响就答应下来,这是想抱着在他身上刮的钱跑去找他女儿享福了!

老账房冲着段老爷做了个打算盘做账的姿势,气得段老爷直跳脚,老账房穿着一生最好的铜钱底秋香色绸衣带着七八岁的孙子往马车里钻。

冲着段老太爷道:“您硬硬朗朗的,老头子先走啦。”

段老太爷点头,两个人合作了一辈子,一起挣了两条街,后头慢慢卖了铺子卖地,老账房就闲下来了,段家人的算盘,大多都是他教出来的。几十年过去,两个人都白了头发,身子骨也不太经得起车马颠簸了。

虽然只有一天多的路,但这一去肯定是再也见不到了的。

杜嬷嬷回去是一个马车,回来又带了两个马车。

段老太爷父子还想多给点金阿玉啊的,只不过都被武太太阻止了,她怕孩子受不起这个福没了,更怕幺女有心理负担,以为家里多重视她肚子里那块肉把她忘了。

老账房过来就要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