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这话音一落,很多朝臣都赞成了起来。这些朝臣自然不用担心养老的问题,所以自然也担心如果康熙这么一弄的话,那么自己欠国库的那些银子就势必得还了,所以坚决不能同意弘暲的建议。而且所有人都心里明镜儿似的,这哪里是弘暲的意思,这明明就是老九的意思。
所以大家还顺便鄙视了老九一番,自己不出面,却把自己的儿子推出来,简直太不厚道了。众人的反对声音有些大,所以弘暲便被荣幸的宣上了早朝,来给众人解惑了。
其实弘暲在走上来之前,康熙还有些担心,怕弘暲应付不了这样的场景,还暗暗的想着,若是弘政在京,自己大概就不用这样担心了。
谁知道弘暲走上来之后,站在大殿中央异常的沉稳,让康熙不禁点了点头。
☆、第336章 辩论(五更)
且说弘暲站在早朝之上,听着众位叔叔伯伯,还要满朝文武大臣们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由得小嘴儿越撅越高,最后一张小脸上满满的写上了“我很不高兴”的字眼。
八阿哥第一个注意到弘暲的表情,笑道:“弘暲,对于这些意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十阿哥不乐意了,站出来帮弘暲解围:“八哥,弘暲不过还是一个孩子,能对这些听懂什么。再说,弟弟认为弘暲能有如此见识,已经非常好了。”
八阿哥笑道:“十弟莫要紧张,我这当伯伯的也没有说什么啊。要知道只有接受旁人的意见才能进步的快,弘暲听听这些也没有坏处,就像和弘政不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十阿哥非常不屑的瞪了八阿哥一眼,心道这话说的也太没水平了。正待要说些什么,就听弘暲道:“多谢八伯提点,大哥知道八伯这样夸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八哥笑着摸了摸弘暲的头顶,和蔼的笑着:“真是个听劝的好孩子,这次的事情非常好,只是还有些理想化,等你以后大了,就会更好的。”
弘暲真诚的点了点头:“侄儿明白了,多谢八伯!”
众位大臣们都不由得扬了扬眉,这弘暲就这样分分钟被八阿哥搞定了?这养老政策就不推行了?估计那在家养伤的老九,恐怕要气的鼻子都歪了吧。
康熙也微微的皱起了眉头,直觉上不认为弘暲会这样就被忽悠了。
果然八阿哥的笑容还没有落下,弘暲就已经歪着头好奇的问着:“八伯,侄儿尚有一事不明,还请八伯指点。”没等八阿哥说话,弘暲就已经继续道:“如果这站在朝堂上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也会这样反对侄儿的想法吗?这些人,拿着皇玛法给的奉银,借着皇玛法国库的银子,自然不担心自家的老人多喝的那一碗粥。那普通的老百姓呢?”
弘暲的声音很天真,但问出来的问题,却是非常的尖锐。朝里的旗人们都很不屑的看着弘暲,如今朝廷来给旗人的补给都要克扣了,却要来给天下的老人推行养老政策,这要是真的推行了,旗人的脸面往那里放。这些旗人认为,康熙不可能损害旗人的利益的去弄这些事情,如果真的弄了,恐怕就是大乱的结果。
八阿哥似乎也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依旧和蔼的摸着弘暲的头,问道:“弘暲可知道咱们大清的根本是什么?”
十阿哥又上前了一步,八阿哥立刻瞪向十阿哥:“十弟,我也是弘暲的亲人,不会吃了他的,你这护犊子的心思就省省吧!”八阿哥的话音儿一落,满朝堂都笑了起来。
而康熙则扬了扬眉,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的闹剧。
八阿哥见康熙没有出声,又继续看向弘暲,笑的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弘暲可想好了?”
弘暲歪头想了想,才正色的看向八阿哥:“回八伯,侄儿不知道大清的根本是什么。但侄儿学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侄儿还学过,百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