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的样子,不由得无奈的笑了出来。让李德全把折子捡了起来,打开看了看。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指婚的折子,完全是一片空白。看来老九真的是被那颜炎给拿住了,康熙重重的叹了口气,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所以,颜炎这会儿就认命的看着十五十六从食盒里一样一样的拿出的满汉全席的菜色,皱着眉头研究着。没错,如今十五十六就是小信使,满处的找着合适的菜色,拿来给颜炎借鉴。再将颜炎提出的菜色,送到御膳房去尝试。到最后,从小就个吃货的小十八也参与了进来,给颜炎出了不少主意。

不过即便是这样,颜炎的菜品研发工作还是进展的非常不顺利。没办法康熙简直太难缠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到底想要吃什么。其实颜炎分析,康熙现在完全已经昏头了,只想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了。所以对于要准备的东西自然要挑剔再挑剔,不到最后时刻绝对不给通过。

☆、第276章 案发(七更)

虽然颜炎的菜色一点儿进展都没有,但老九的万寿节安排工作,已经渐渐步入正轨。首先礼部先做出了特别规定,进入三月开始,所有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一直持续到月末。而户部也拿出了一些钱财,在京城四周的庙宇里进行布施,要求整个三月,京城里不得出现任何一个乞丐饿死。当然太医院也在寺庙组织了义诊,不能饿死自然也不能病死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弘政和十三还跟着凑热闹。经过了好几个月的筹备,北京城第一家保育院正式建成了。并且由康熙亲笔写了匾额,命名为“大清朝救助儿童协会”。会长自然为康熙,而具体管理事情,都是由弘政三兄弟办理,十三在一旁协助。

这协会的成立,让北京城对康熙的歌功颂德空前的高涨起来,甚至还有人编了好几首儿歌来夸康熙是一代明君。自然这些话语最终都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康熙自然喜不自禁。

就在举国欢腾都准备为康熙祝寿的时候,一位御史竟在早朝上又出了幺蛾子。这一日早朝,康熙本来心情很好,听着各处关于万寿节的汇报,觉得自己这一盛举必然会写进史书里,被后人传诵。

谁知道那前些日子上书要立太子的赵申乔又冒出了一丝杂音儿:“臣启奏皇上,臣听闻,昨日半夜顺天府有百姓报官,说温郡王纵家奴行凶,打死一六十五岁来京为皇上贺寿的老人,不知是否有此事?”

老九一愣,不解的看着顺天府尹。而康熙脸色也沉了下来,看向顺天府尹:“怎么回事儿,速速禀来。”顺天府尹是今年新上任的巴图,平日里为人厚道,并不曾和某一个皇子过往甚密。康熙大概就是看上这一点儿,才将巴图点为顺天府尹的。

巴图此时脸色有些尴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回皇上,案子还没有查清,所以臣才没有上奏皇上。”赵申乔立刻追问道:“杀人偿命,有何没有查清的?”

巴图立刻反唇相讥:“赵大人,这查案的事情,似乎不在您的职责范围内吧。”赵申乔道:“本官为百姓伸张正义,不管在不在职责范围内,都要管上一管。”

康熙看着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剑指老九,句句都能把老九给扯进去,另外一个则欲言又止,似乎在为老九掩饰。康熙不禁眯起了眼睛,有些不解的看着下面众朝臣,难道自己真的老了,竟然连这帮人什么时候重新站队了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被这两个人说的头疼,向来和老九关系甚好的宝柱首先站了出来,沉声道:“两位大人是否可以弄明白再来回禀皇上,如此胡闹,是藐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