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全是他的人,自然没有隐瞒,当下叹气说:“住客栈里呢,前几日认错了人带去了客栈,中途又下了一场大雪大雨,这会儿客栈门口冻得结实,人还出不来。”
“那便让他多等上几日,通州的官差手脚是慢了些。”纪晏霄含笑开口。
姚全闻言也搁下茶盏,虚心问:“太子殿下怪罪当如何?”
纪晏霄微微一笑:“姚大人自小分不清人,不知者无罪。”
姚全点点头咧开一抹笑,听纪晏霄说想到处逛逛,还十分热情给了一份通州手册。
二人轻装出门。
通州最大的客栈为同福客栈,距离县令府邸也就二三里路,待到了同福客栈肉眼可见客栈门前将近一两米厚的冰层,连窗户都冻得结结实实的。
里面只住了太子一行人,隐约可见其中人影晃动,偶尔传来敲打的声音却是无功而返。
似困兽之斗。
姜藏月眸光微闪:“姚大人运气不错。”
“算来已经有四日了。”纪晏霄声音跟着响起。
姜藏月淡声:“他还不知道大皇子身亡的消息。”
纪晏霄抬眸看向眼前厚重冰雪。
天际小雪簌簌,被风吹落他乌发之上,竟生出几分缥缈之感。
他笑:“你可知,这通州的私盐乃是强买强卖。”
姜藏月微微出神。
这事她知道。
长临朝堂在盐商手上几文钱一斤收盐,后卖到五十文一斤,随着朝廷开销加大,盐价上涨,最后平人百姓吃不起就选择减少吃盐,或不吃盐。
而通州更是如此。
通州地处荒凉,便是县令也压不下去。
世家权贵为了将钱财笼络到自己手上,开始强卖。
规定每户每天必须消耗多少盐,少了便威逼恐吓。
是以这些世家权贵开始明火持杖,甚至对路过的商贩和船只强卖。
曾有诗人写下'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的语句。
“朝廷律法不过是吓唬平人百姓,对于老练的世家权贵无非是虱子多了不痒。”纪晏霄唇畔含笑。
“而通州最大的权贵世家李氏更是世代贩盐。”
同福客栈里依旧声响不绝,像是囚徒在做最后的挣扎,只可惜却越陷越深。
他依旧在笑,笑不达眼底:“为了更好的贩卖私盐,李氏则找上了太子。”
第162章 夫妻
白雪簌簌,遍体生寒。
远处红梅不知是哪簇积雪落下,枝丫发出轻闷的折断声,日光的桀艳都模糊起来,枝头鸟雀鸣啾不停。
纪晏霄在雪中静静站了许久,瓦楞和滴水檐下凝结出参差透明的冰层。
顺着苍黑的瓦檐垂挂而下,凝出一根根尖锥冰柱。
以李氏为首,民以私贩为业者,十率为六。
私盐强买强卖,却比官盐质量好很多,官盐越是偏远地区,盐的质量越差,‘涉道愈远,杂恶殆不可食’。
盐等同于税收。
沈氏自然有私心,与李氏合作销售私盐利润更大。
纪烨晁前来通州调查私盐案,不过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幌子。
姜藏月盯住他那双眼睛:“纪烨晁早就跟李氏有来往?”
用他的说法,李氏和沈家早就暗中勾结,片刻她又道:“所以,纪烨晁来通州不过是为了分赃。”
“是。”
纪晏霄开口:“李氏有了太子的庇护,通州县令又束手无策,贩卖私盐自然更是无法无天。”
姜藏月垂下眼睫。
贩卖私盐所得利润等同于朝廷大半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