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3)

说罢,就示意阮氏,阮氏从身边嬷嬷手里接了红绒布包裹着的银钱,笑着递给明玉:“这是过年上下打赏的,本来照着规矩是给下面的丫头们多做一套衣裳,四弟妹身边的丫头,长个子的没几个,衣裳一年四季也不少,不如给她们零花,或买线买头油都使得。”

明玉看了一眼,大概有好几十两银子。正犹豫着收不收,秦氏客气地和楚大夫人说起话来:“这些钱哪里需要嫂子拿出来?”

“你又外道了。”

明玉道了谢替下人们收起来,大伙围着炉火商议起过年的事儿。大老爷从任上回来的可能性较小,但长房为大,团年饭自然是在长房吃。不过是商议着到时候办个堂会,邀请那些客人,又请什么戏班等等。

闲话说了两盏茶的功夫,在秦氏屋里吃了午饭才各自散去,明玉送她们到了院子外,复又回来。只见秦氏临窗而立,窗扉半开,院子里冬阳映着白雪,细细碎碎的光芒照耀在她常年深色的衣服上,仿佛一层朦胧的光晕笼罩着。

她盯着窗外半晌,才喃喃自语地似是说了一句话,明玉却没听清楚。刚移动了两步,秦氏转过身来,笑道:“等过了年,我也想去一趟京都。”

此言一出,正在收拾茶碗的莲蓉立即眼前一亮,笑道:“奴婢也能跟着去京都长长见识了!”

几个丫头立即雀跃地讨论起来,秦氏微笑看着她们,半晌才问明玉:“不晓得你娘什么时候回淮安?我也好些年没去南京了。”

四太太估计没那么快回去,但也不可能在京都长久地待下去,明玉笑着道:“不如等太太她们回去的时候,咱们跟着一块儿走?”

“好,也可去拜见拜见陈老太太,这么多年,我从未离开直沽一步,不晓得外面到底变成什么样了……”说了好一阵才打住,笑道,“左右要等过了年才成,咱们就在年前把新账立起来,等过了年就可动身了!”

明玉也有这个意思,因吴氏那样提醒了一回,她和楚云飞商议后,也觉得过了年要去各个庄子上看一看。等过了年,事儿好像特别多。秦氏这样说,明玉立即来了精神,秦氏也无心午睡,索性叫丫头备了笔墨纸砚。

家家户户的账本大同小异,立新账反而比平常做账更容易,楚云飞的这些庄子产业,几乎送来的都是现银,也只有北边两处庄子出产一些人参、燕窝、鹿皮等物上缴东家或自家用或送人。

即便如此,忙了一下午,也才刚刚理出个头绪。等忙完已经是两天后的事儿了,明玉把做出来的账目拿给秦氏过目,秦氏连连摆手笑道:“以后这些事儿你自个儿做主就成了,不懂的再问我。”

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交给了自己,明玉的神色不由得变得郑重起来,恭恭敬敬地应了是。

等到了腊月中旬,前往京都的管事、嬷嬷带着几大车回礼回来,四太太、赵家、王家均有回礼,同行的还有明菲打发的嬷嬷,带来了明菲写给明玉的亲笔信。

熟悉的字迹,却已经很久都没看到了,明玉盯着信封看了良久,这才拿剪刀拆了信。香桃等人都围着她,尚未看完便忍不住问道:“十姑奶奶都说了些什么?”

四太太等人也有话带给明玉,不过都是让随行去的嬷嬷口头上带回来,不外乎是嘱托明玉孝敬长辈等语。明菲单独写了一封信,肯定是有些话不好让嬷嬷带的,她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明珍的现状。

如今明珍在京都,明玉在直沽,虽然隔得不算是天南地北,好歹也有几天的路程,即便如此,也影响到了明玉。

香桃想着这些日子阮氏隔三差五过来寻明玉说话,小黄氏更是热情,新作了点心也要送一份过来让明玉尝尝。为了做个荷包,花样子也要商议半天,就连前儿明玉屋里除尘,阮氏也领着丫头婆子过来帮忙,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