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3)

道:“辛苦你们了!”

老两口连说不敢,又举着袖子拭泪,彼此寒暄几句,就在前面领路进入内宅,一边走一边道:“宅子已提前打扫出来,姨太太派了两位老大姐,带着十来个人,把太太、哥儿、姐儿们要住的屋子都收拾出来。前儿才回去,昨儿姨太太又打发人来嘱托老奴,太太到了就给她个信儿……”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推,等到了内宅,他也说的差不多,便趁机退了出去,留下老伴儿在里面服侍。花姨娘早已叫身边的丫头把热水、热茶备好,恭恭敬敬立在下面等四太太吩咐。

四太太看了看明菲三姊妹,个个都神情疲倦,便吩咐她们下去歇着:“明儿随我去见见你们的姨妈。”

这座宅子不大,三进两出,外面一出住了府里的下人,里面一出是爷们会客的正厅。四太太的正屋在中间,后面地势较宽,因此每一进都分成了两个院落。怎么分配四太太早已吩咐下来,明玉她们随着带路的王妈妈到了各自的屋里。

明玉见大家都很疲倦,叫了香桃吩咐她:“东西明儿再收拾,今晚没事大家都早点儿歇着吧。”

姨太太派了人来,又有李佑带着人提前赶来,连下人们的屋子也都收拾出来了。只是姑娘们的房间,外人不便轻易挪动。香桃领着落英、落翘把明玉的卧房收拾好,又打了热水服侍明玉洗了脸。

这天晚上,大家都早早地吃了饭睡了。隔天早上去四太太屋里请安,才见到四老爷。四老爷神清气爽,四太太脸色平静,下面跪着个十八九岁生的花容月貌没见过的姑娘,神色惶恐而不安。

顾妈妈守在门口,见她们来了忙将她们请去了隔壁耳房中。这样的场景,明菲和明玉不是没见过,不由得都将目光移向了同样来请安的花姨娘和蔡姨娘。

蔡姨娘年纪大了,生了明芳就再没争宠的心,她脸色很镇静。花姨娘还没三十岁,不过失宠多年,这一次好容易单独和四老爷在一起,手腕上就多了一对赤金手镯,没有生的一子半女,这会子轻轻咬着嘴唇。

父亲的事,作为女儿没有过问的权利,明菲蹙着眉头,就看见顾妈妈进来请花姨娘过去。

“这宅子本来就不大,就让她和花姨娘先住在一处吧。府里人手不够,等过了年找牙婆子买了丫头再安排。花姨娘屋里有两个,先拨一个过去使唤。”

四太太放下茶杯,询问四老爷的意见:“老爷看这样安排好不好?”

四老爷无话可说,丢下一句:“我今儿还要拜会故友,先出门了。”

也不管那还跪在地上的人,大步流星出去了。四太太让花姨娘将地上的姑娘扶起来,让她们下去。见她们走远了,顾妈妈的脸色才冷下来,“奴婢去把李佑叫来,问问怎么回事。”

四太太摇摇头:“罢了,我已明说了,她出身不清不白的,除非生了孩子才抬姨娘。”

顾妈妈见四太太神色平静,心里那口气却愈演愈烈。转念一想花姨娘也不是个省事的,只要稍稍提点一二,也用不着四太太操心,心里那口气才稍稍顺了一些。再说,四老爷的妾侍虽多,可已经有十来年不曾有妾侍怀上孩子,倒也不是四太太使了什么手段才这样。

早饭后,就有门上的人进来禀报,姨太太打发了马车过来接。四太太换了衣裳,备了礼,带着明菲三姊妹就出门。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马车就停下。外面便是一阵热闹的脚步声,四太太下了马车,三五个体面的婆子迎上见礼,“……昨儿晚上得知太太到了,我们太太高兴的一夜不曾好睡……”一边寒暄,一边进了内宅。

潘家原是京城人士,宅子比较宽,即便是走了捷径,也走了许久才到了姨太太的正屋。

门上立着丫头们见她们来了,一个个争着打帘子,就瞧见一位二十三四,衣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