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爷打发来的是个小厮,这会子在外院,趁着没进来之际,明玉将昨儿得到的消息都告诉了秦氏,省去了在路上瞧见血迹的传言,因为明玉后来派人去瞧,路上并没有发现什么,有可能是真的,只是街上人来人往,早就被踩没了,也有可能是谣言。
“……是昨儿下午的事,管事立即就去城外打听,却什么也没打听到。想着今儿总能有些消息,等得到确切的消息再告诉娘,没得娘也跟着担心。”
秦氏叹了一声,语气有些急促:“可叫人去安家问过?”
明玉点头,秦氏看了她一眼就明白,昨儿安家那边也没多少消息。
香桃领着徐之谦打发来的小厮进来,情况紧急,明玉也没回避,原指望能得到别的,可小厮的说辞和香桃一样,只晓得是马冲过去惊了圣驾。
“太医院那边呢?”秦氏问道。
“昨儿太医院大半太医都进宫去了,一晚上都没出来。”
明玉脸色一白,只觉秦氏的嗓音也微微颤抖:“一整晚都在宫里?”
太医院官署设在宫外,通常会有太医留在宫内值守,以防意外之时所用。圣上是昨儿下午出事,宫里宫外都有太医。若情况不厉害,宫里宵禁时,留几位太医值守,会留下这么多位太医,要么是圣上伤的厉害,要么就是受伤的人多!
只是,若伴驾随行者受伤,也不定非要去宫里治疗。
这般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打发走小厮,秦氏随即吩咐备车,预备去安家。
明玉也想跟着去:“留在家里也是干着急。”
秦氏盯着她圆滚滚的肚子:“早起不是让阿阳出城去了么?一会子他回来又见不着人,你就留在家里。有什么消息,我叫人回来说,阿阳若有可用的消息,也好斟酌着告诉我。”
明玉想想也在理,点了点头。
秦氏坐上马车离家不就,韩氏就赶过来了。
“才从舅妈哪儿过来,家父昨儿下午也进宫去了。十三妹妹先别着急。”说着顿了顿,不着急是不可能的,她们是后宅妇人,可前面的男人一旦出事,她们也就失去了庇佑。
明玉轻轻点了点头:“我婆婆也赶去安侯爷府上了,十姐夫昨儿伴驾随行,也不晓得怎么样了……”
“今儿一早你六哥就去了赵家,老太太、太太也担心。”
“也不晓得昨儿还有些什么人伴驾随行?”把安家、赵家都牵连进去,不晓得还有没有其他京都权贵。
明玉随口这么一问,韩氏却怔了怔,道:“昨儿顺亲王携两位世子去了。”
说着两人对望一眼,明玉揣度道:“莫不是受伤的是两位世子?徐小爷打发人来说,昨儿太医院去了好些太医,一整晚都留在宫里。”
所有人只晓得圣上惊了马,担心的是圣上的安危,却没想到顺亲王。
顺亲王已五十来岁,膝下只有两位世子,一位是前顺亲王妃生养,前顺亲王妃在世子十岁时因病薨逝,顺亲王又续娶了如今的王妃,即当今皇后娘娘的姐姐,生养了第二位世子。
她们的娘家,便是福建水师统领陶家,陶家在圣上登基时立下大功,封了平南侯世袭一等将军,这些年镇守福建,打击海寇,保一方平安。与安侯爷并列,素有“南陶北安”之称。
这几年做远洋买卖时常在海上遇见海盗、海寇,但海盗、海寇却不敢靠近登岸,只能在远海活动。福建一代欣欣向荣,少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而安侯爷却接连征战,陶家嫌少回京,名声因此才不如安侯爷响亮。
这一次太后娘娘大寿,陶将军进京祝寿,太后娘娘大寿过了便回了福建,明玉这般人自是没机会目睹这样的大人物。
“我回娘家去看看,看看那边有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