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相公已五年了,其中有四年时间他都不在家里,好容易如今才安顿下来。”
明玉偶尔听楚云飞提过安二爷,总觉得大概和楚云飞一般岁数,却没想到比楚云飞小。她们的丈夫都行伍,聚少离多在所难免。
“我也是成亲一年,相公便出远门。”明玉面带微笑,“好在眼下是安顿下来了。”
“是啊。我婆婆才苦呢,听家里年纪大的嬷嬷说,成亲几十年,真正在一处只怕十年也没有!”说着就忍不住看了安夫人一样,“现在好了,除了大哥、大嫂不在身边,家里其他人总算是都在一处了。只是不知以后……”
说了顿了顿,问明玉:“你可听你相公说没有?只怕以后要调去松江府。”
这话明玉倒是没听楚云飞说过:“之前说本来是打算设在外省,后来又为了圣上方便巡视才设在京都。”
真有这方面的消息,郑氏自然比明玉消息灵通。
郑氏也不藏掖,微微蹙眉,叹道:“真去了松江府,家里可就又冷清了。”
如果楚云飞真能去松江府,明玉和秦氏都乐见,松江府离南京比京都离南京近了许多。明玉见郑氏说得确有其事,便又问了两句。
郑氏才要说,只见屋里其他人皆已起身,韩氏笑着走过来:“外头戏台子搭好了,今儿天气好,去外头坐吧。”
又有韩家二奶奶过来请,明玉随着众人出了花厅。等到了韩家园子里,韩夫人、陈老太太等皆已入座,点好了戏文,丝竹声起,戏子登台依依呀呀唱起来,明玉还想问,场合却不便,只得暂且作罢。
等吃了午饭,郑氏却因家里有事先回去了。
明玉、秦氏是随着陈老太太一道,快日落时分,做辞家去。不巧恰好遇上顺亲王进城,马车在巷子里等了一盏茶功夫才继续前行。外头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多,明玉乘坐的马车虽在靠后的位置,也第一时间得知顺亲王已抵达京都。
香桃也晓得王家与顺亲王关系密切,如今顺亲王抵达京都,“也不知王家的事会不会受到影响?”
影响是一定的,王老爷被关押已十多天,不管外头老百姓如何猜疑如何议论,王家所犯何事,终究没个确切的说法。
就是不晓得这个影响对王家有利还是有害。
老百姓对朝堂所知不多,只觉得顺亲王回京是为太后娘娘祝寿。为着太后娘娘大寿,礼部早就开始忙了,随着顺亲王回京,也就意味着太后娘娘大寿将近。
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过又多了一个话题。与五奶奶而言,王家能否获救,似乎又多了个希望。
只是三老爷、五爷这样的身份,根本不可能与顺亲王说上话。宫里王贵人那一块,虽韩氏说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五奶奶也试着去找过,结果真叫韩氏说中。王贵人产期临近,已隔断静养。
就在五奶奶和五爷试着与顺亲王说上话时,刑部的消息传出来,王家的案子已提交大理寺复核。
“也就是说,王家的案子在刑部已经结了案!”
不晓得是之前没公开,还是刑部也在等顺亲王示下,总之,这个消息是在顺亲王抵达京都第三天就传来了。
明玉低头沉思,韩氏道:“刑部有两人牵连进去,眼下还不知到底是何人,不过王家的案子,倒和咱们之前预料的那般,与几年前静悟师父家有关。”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家上下总算是松了口气。
“王老爷身份不同,想必大理寺复核也要细查,真正结案,怕是要等到太后娘娘大寿过了以后。”
“其实,刑部能这么快结案,据说也是王老爷自个儿已认罪。如今提交大理寺,复核也容易。之前大理寺长卿周大人也参与了刑部审案……”韩氏说着,声音沉了下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