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不约而同地把头低下去,明玉忍不住笑道:“姑娘家长大些懂事了就好了。”
江夫人护额,十分头疼的样子。
马车途径药王庙,江夫人想起一事来:“我昨儿才到京都就听说了一件事,本来打算去药王庙为祖母点一盏祈福灯,却没想到……我记得家里那位说过,妹妹出身淮安陈家,那王家的大奶奶也出身淮安陈家,不知你们可是同宗?”
淮安只有那么大,陈姓的人家虽不少,但当地的望族,也只这一脉罢了,明玉道:“王家大奶奶是我三伯父的女儿,我们是堂姊妹。”
江夫人闻言蹙眉,接着一脸唏嘘:“没想到王家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混账,你那姐姐是个没福气的。”
明珍有没有福气,她从来不由别人说。明玉扯出一抹笑,淡淡道:“毕竟是她自个儿选择的。”
江夫人一怔,道:“她是个没眼光的。”
顿了顿又道:“我的婚事也是我自个儿看中的,当时祖母很不满,其实我也是误打误撞罢了,那会子是由不得我去挑了,又不肯让祖母日日为了我的事忧心……对了,我认得你六嫂。”
说着又好像有些不确定:“你六嫂的娘家是韩家吧?”
“是啊。”明玉点头。
“前年我来京都,还见了她,晓得她嫁了陈家,当时我就在想,这个陈家说不得就是你的娘家。却没想到还真的是呢,她性子直,为人没话说,妹妹有这样的嫂子又是福气。”
想到韩氏,明玉也觉得心头暖暖的,不觉点头,笑道:“六嫂对我们都很好。”
江夫人顿了顿,又问:“这一次王家的事闹得这样厉害,你们家……”
王家在京都也是有根基的,但这一次的事文大人占了手,几乎把王家逼得没有退路,江夫人谨慎地道:“还是别插手的好,那文大人油盐不进不说,但凡被抓住一点儿把柄,就难脱身。官场上真正清清白白的有几个?文大人倒也算个异类,可越是这样的人越表现的嫉恶如仇,我想着你和小楚都才来京都不久,小楚如今倒平安无事,可他身上的差事,却是个烫手山芋,做得好皆大欢喜,一个纰漏就要被人紧咬着不放。”
明玉没说话,江夫人只当她不愿说这些,也就适时打住了,说起别话。
一路上也没提直估楚家的动向,看来今儿江夫人要见她,只是单纯地想互相认识罢了。
到了普济寺,明玉陪着江夫人拜了佛,江夫人捐了香油钱,替她祖母点了祈福灯,便由寺庙的小和尚带着去厢房歇歇脚。
明玉来普济寺的次数不多,并不晓得普济寺后面还有个庵堂。略歇了歇,江夫人又要去庵堂还愿,明玉便也陪着去了一趟。
却没想到庵堂外头竟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周围围着十来个官差,只见一位身形单薄,穿着朴素,披着头发的女子从马车里出来。
江夫人虽不大爱那些拘束人的规矩,想着明玉举止端庄,忙随着庵堂的道姑进了庵堂。一路上也遇见十来个年纪不等的小道姑,个个一脸兴奋,拥挤着要去外面瞧热闹。后面追来的年纪大的道姑,板着脸训斥。为她们带路这位道姑,约莫四十来岁,却是蹙着眉头,低声嘀咕道:“造孽哦,京都城里城外的庵堂不晓得多少,怎么偏偏就要来这里!”
说着一脸厌弃,江夫人微微蹙眉。
那道姑想必也是有苦无处诉,一边走一边道:“外头那位姑娘,来路不清不楚,如今要进了我们这里做姑子。别的倒罢了,佛门乃清静之地,她满身怨气,岂不是要扰了菩萨?”
明玉心里一跳,莫非刚才从马车里下来的那位女子就是……
“不是说菩萨大慈大悲,在菩萨面前众生平等么?”
那道姑一顿,瞥了一眼明玉,道:“施主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