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 / 3)

再一想,自个儿今儿来,身边也跟着一些服侍的人,因姑嫂三个说体己话,都不在跟前。她来赵家是客人,下人也须得人作陪。反觉自个儿刚才的话不妥,朝几个翠歉然笑了笑。

明菲并不在意苏氏真听到她们说了什么,反而一直留意着明玉的神情。听到那姓王的来了,她的情绪就有些不对劲。表面上虽不大看得出来,可她们姊妹毕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细微的变化,明菲也能察觉。

若是因从前,姓王的与明珍联合起来陷害她,听到那人的名字,就想起那些恶心事,倒也在情理之中。可那事已过了好几年,明玉也正正经经嫁了人,这些年也不曾听到那姓王的如何……

明菲握住明玉的手,担忧地低声问道:“你是担心十三妹丈与那人碰面?”

细想起来,楚云飞娶了明玉后,还真没见过姓王的。明玉算是远嫁,三朝回门却是半年之后。三太太与四太太不和,明珍与明玉不和,楚云飞第一次正式以女婿的身份拜见四太太、四老爷时,三房只有五爷、五奶奶来了的。

明玉摇头轻声道:“他们已见过了。”

虽然是在街上,没说几句话,可能见面时彼此都晓得对方的身份,却没有点破。

明菲蹙起眉头:“你的事,十三妹丈不是晓得么?”

明玉看了明菲一眼,又看了韩氏一眼,朝落英道:“你去看看衍哥,没得衍哥闹着赵夫人休息。”

落英对赵家不熟,需要丫头带领,明菲便明白明玉是决定要把她的事儿告诉韩氏。遂吩咐翠梅带落英过去,又叫其他人在门外守着,明菲请韩氏、明玉去里间说话。

真要说起来,却不晓得该如何开头。从前明菲和明玉的想法一样,明珍这么处心积虑地算计,就因她们两个从小就不和,明珍记恨在心里。加上邱家的事摆在前头,她们都明白女孩儿的清誉比性命重要。一旦让明玉百口莫辩,就只有死路一条,却不想明玉据理力争,又露出破绽。陈老太太痛心家里竟发生这样的事,这才保住了明玉一条命。最后,王家三求,明珍风光出嫁,都以为明珍所求的不过是表面的风光。

就连陈老太太也这般认为,毕竟,到最后,淮安、苏州流传下来的话,已把明玉撇的干干净净,反而把王志远比作荆国公。之前有人说王家退亲不娶嫡出要娶庶出的话,却再无人提起。

便是已过去多年,明玉说起,仍然不免情绪激动。而韩氏的情绪比之相较,有过而无不及,听明玉说完,好半晌才缓过来,冷静地分析道:“七姑娘不过闺阁女儿,行动有限,如何能控制得住外头百姓的议论动向?”

“传言毕竟是传言,却比不得真正的举动,那姓王的一求跪在正宅大门外,二求三太太,三求老太太。那会子为了阿玉的名声,压住之前传出去的话,那姓王的想闹得多大,老太太皆没过问。三伯母是个好面子的人,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呢!”

韩氏道:“王家在苏州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何况两家本已定了亲事,又何必非要唱这么一出?虽最后传为一段佳话,听你们这样说,明珍算计也漏洞百出,王夫人难道真的半点儿也没察觉?那姓王的难道就那么愚钝,跪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等着街坊邻居老百姓看热闹?”

韩氏去过淮安,自然晓得陈家祖宅周围已十分繁荣,正大门外虽不是街市,却是一条大道,每日里不晓得多少人来来往往。

明菲道:“他是男人,与他而言不过一段风流佳话罢了,有什么损害?”

韩氏冷笑摇头:“那姓王的必定是瞧见了十三妹妹的画像,起了不良之心,这般人要这样的佳话作何?如今,他才多大的岁数,屋里除了明珍,已三位姨娘。”

韩大人只韩夫人一个妻子,屋里再没别人,韩氏素来不喜那些朝三暮四的男人。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