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子就搭建在一座八角亭子里,中间是一条从外面引来的约莫方圆一丈宽的池子,池水不深,清澈见底。桌子就安排在亭子正对面花厅外面不大不小的院子里,胡夫人和楚二夫人已就坐,见她们来了又起身。
楚二夫人、胡夫人、秦氏坐了一座,五奶奶坐在她们左手边的一坐,因阮氏身子弱,就坐下陪五奶奶,明玉和小黄氏充当丫头在两桌服侍。
胡夫人已点了一出戏,楚二夫人便叫小黄氏拿给五奶奶点,五奶奶推让:“我不大了解直估这边的戏文,还是夫人们点吧。”
小黄氏笑道:“一会子就午时了,这一出戏唱完也就差不多了。等午饭后再点也成。”
“今儿咱们不拘那些,倒不如学学男人们,一边吃酒一边听戏?”
胡夫人点头,秦氏亦无话说,楚二夫人笑着朝五奶奶道:“这些戏文都是这戏班子拿手的,倒不是我自夸,他们戏班的戏没有哪一出不好,你也随便点两出吧。”
五奶奶推辞不了,看了看帖子,随意点了两出。小黄氏又请秦氏点,秦氏点了一出,不时戏台子那边就传来锣鼓敲打声。
桌上瓜果茶点具已妥当,明玉和小黄氏也坐下来听戏。这是明玉第一次听直估这边的戏文,果然唱腔韵律皆有不同,只是心里一直琢磨着楚大夫人找秦氏的事,虽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说什么,却总不能安心下来,莲月本来是去寻秦氏的,竟然这会子都没见着人影。
还有吴氏,到现在都没瞧见她,心里杂七杂八的,小黄氏与她说话也没听见,还是香桃暗地里扯了扯她的衣角提醒她。
小黄氏微微蹙着眉头,问道:“四弟妹想什么呢?这般入神?”
明玉轻轻摇了摇头,小黄氏看了她两眼,抿嘴笑起来,道:“我晓得四弟妹想什么,你放心,大老爷找四叔不过说说话罢了,今儿咱们在园子里乐,外头也摆了几桌,好像江大人今儿也要来的。”
说到这儿,似是想起什么事来,叫了一声看戏的邱嬷嬷,“去外头瞧瞧有没有什么事?”
邱嬷嬷福福身去了,不知不觉戏台子上这一出戏已接近尾声,时辰也差不多,小黄氏去厨房瞧瞧午饭预备的情况,因其他人皆专注于戏文,小黄氏问明玉要不要去。
明玉本不想去,又见她目光闪烁,似是有话要说,便点了点头。
小黄氏吩咐留在这里的人好生服侍,两人便只各自带了一位大丫头尾随,走了一段距离后,耳边终于清静下来,小黄氏看了明玉一眼,笑问:“四弟妹是想着三弟妹吧?”
也不全是,明玉道:“今儿却没瞧见她。”
小黄氏笑道:“四弟妹对三弟妹真好,三弟妹原是无心的,只是大伯母很生气,罚她在祠堂外面的厢房抄经文。今儿一早我还特特去瞧过她,没什么事。”
阮氏的情状看起来十分厉害呢,难道只要抄抄经文就没事了?
小黄氏愈发把声音压得低了,道:“三弟妹是伺候过太老夫人的。”
言外之意,即便吴氏做得过分,楚大夫人也不好拿她怎么样。她为难丈夫的女人,犯了七处中的妒,何况还意欲残害丈夫的子嗣,这般歹毒的心肠,完全有理由休了她。可因她伺候过太夫人,又跟着三爷守了一年孝,便有了不去的理由……
看着对吴氏有利,明玉心里却不由得发寒,吴氏不过是庶出媳妇,楚大夫人都不敢拿她怎么样,更何况三爷?三爷若是晓得了,心里会如何想?
小黄氏已转移了话题:“今儿特意安排了淮安当地的菜色,还有咱们直估人爱吃的,胡夫人是京都来的,也做了京都那边的菜色呢!”
明玉应了一声,就瞧见邱嬷嬷一路寻来:“三爷回来了。”
说完喘了两口气,迟疑着道:“见过大老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