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考完你们直接回紫光华府。我看今天附近的小饭馆都得排队就给你们先订了饭,直接回家吃得了。”
钟元比了个“OK”的手势,比完才想起家里有保姆。
“诶诶,你把订餐取消掉,家里有保姆做饭的。”
“行,保姆都用上了啊。”
陆黎调侃。
钟元:“钟建华请的,不说了,我们进去了。”
陆黎挥挥手,挤在人山人海的家长群里。
看着雄赳赳气昂昂走进考场的好朋友,听旁边大爷大妈们念叨“文曲星保佑”。
忍不住默默在心里跟着一块念:“文曲星,你也保佑保佑钟元和查欣欣,回头我一定给你供最粗的香!”
第23章 经历过一遍的高考,熟悉又陌生的题目,加上足足两年不间断
经历过一遍的高考, 熟悉又陌生的题目,加上足足两年不间断的刻苦学习,钟元答题时格外得心应手。
甚至有种所向披靡的感觉。
她忍不住翘尾巴了。
若是此刻尾巴能化形显现, 或许大家能看到已经摇成螺旋桨了。
因为在看到试卷前,钟元对上一次高考的题其实记不得了。
毕竟都过了那么多年。
除极个别奇葩的题,譬如阅读理解的“诡异的光”之类, 别的谁又能记得?
她隐约记得那年作文跟顺者昌逆者亡有点关系。
但过去太久,记忆实在模糊。
今天一看, 好家伙,她直呼好家伙!
题目明明是《自然之道顺之者昌》, 很直白的探讨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之道,钟元记得自己写的是当官的跟人民群众的问题,举的例是古代劳动人民被逼造反……
当然,也不能说特别偏题。
但就是把简单浅显的问题复杂化了。
她似乎一直有这个毛病,而年轻时尤为明显。
不管是在语文上还是在数理化上, 难的题找不到破题点她会觉得很正常。
可稍微哪道题一眼能做出来, 她第一反应不是开心, 而是忍不住琢磨:
出题老师是不是挖坑了?
坑在哪里呢?
不会就这么简单吧?
……经常给自己加难度,多次走偏,她能考上大学属实走了大运的。
现在看到题, 那些朦胧的、早已被遗忘的记忆再次涌现。
钟元恍然有种大运加身的爽感。
整个人轻松得不得了。
有那么一瞬间,她竟狗胆包天,敢肖想一下清北了。
别看她嘴上说茗城是她的交际圈, M大非常好。确实,M大在国内能排进top5, 的确很好。
但如果能上清北……
毫无疑问,她一秒不带犹豫, 肯定去呀!
文凭倒是其次。
而是校友这个圈子就值得她去。
这就跟很多人砸几十万、甚至百万去混个长江商学院校友名头一样,以为真为了学点课本上的知识啊?
为的是混圈搞资源找项目。至于是被收割、还是收割别人,那得另说。
考完语文出来,钟元神清气爽,诧异查欣欣居然忍住了对答案。
查欣欣搓搓脸。
语气深沉中带着几分搞笑:“哎,不对了,对完我就不能欺骗自己没做错了。”
“噗!”
语文而已,咱不至于哈。
钟元憋着笑给她喂定心丸:“你语文一直很稳定,不用担心的。”
“我不担心,走走走,回去吃饭了。”查欣欣摸摸干瘪的肚子,老早就闹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