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元:“睡你的吧。”

“不识好人心了,下高速进县里后咱们是不是先找个地儿吃早饭?”

“嗯。”

“我妈说老家县城里有一家豆花饭很好吃。”

“看外公外婆吃什么。”

老年人胃口差,吃饭得先顾着他俩,至于其他人呢就凑合凑合得了。

“行吧,那我睡一会儿。”

詹安平一贯没什么烦恼,说睡就睡跟猪一样,詹博敏没睡,只是双眼无神的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思考。

钟元没打扰她,一直到下高速詹安平醒来,车里都特别安静。到了县城,一家人买了包子馒头,没进店里吃饭。詹安平接过司机的交接棒,想开县城到镇上那段路。

钟元想了想同意了。

最后一段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还是换她来,排头的是二舅的车,钟元坠在最后。

因为不太识路,而目前的导航设备体验感都很差。

独立的GPS导航仪虽然提供导航,但地图无法自动更新,到哪都必须先手动下载覆盖地图。

一句话,不如没有。

所以进入山路后钟元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开得小心翼翼,遇到上坡急转弯她能多慢就多慢,就怕一不留神车子遛到马路外。

终于,一家人在十二点半左右到了村里。

零九年的水北村很实用的五菱小面包有几辆,轿车的话一个村找出两辆都难。

一下开进来三辆不认识的,隔老远就有人好奇迎出来了。

“咦,是哪家亲戚啊?”

“今天不是林红给他爹办事吗?来的应该是他嫁到对面河水南村的姑姑。”

“哦,想起来了,祖坟冒青烟当官了的那家。”

“对对对,就是他们。”

“……”

农村没停车场,钟元只能继续往前开,开到距离舅公家两百多米的另一条小岔路口停好。

姐弟仨过去时。

一家子正在院子门口跟人寒暄,周围站了一群人,各个稀罕地看着她们。

让钟元诧异的是,老家亲戚记性那是真的好,居然有人能精准的喊出他们的身份。

虽然大名不记得。

称呼的都是XX家儿子或者XX闺女。

“我知道,最高的这个是雯丫头闺女,是吧?”一个满脸皱纹,笑得很和蔼,驼着背一只手揣了个小火炉的老太太亲切地拉着钟元的手,“哎哟,你们城里顿顿都吃的什么啊,长这么高个子,是不是喝那生命一号了?”

钟元脸上也挂着灿烂的笑容,“对,我是詹雯的闺女钟元。”

“没吃那个,我是随了父母,天生的高个子。”

“那你爸得多高呀?”

老太太还记得詹雯的相貌,笃定的点点头:“你妈肯定没你高的哟。”

“对,我爸比我高,我又比我妈高一点。”

外婆就帮着介绍:“这是你二舅公、三舅公……那是小姨婆……”

钟元也不过脑子。

长辈怎么介绍她怎么喊。詹永思几个本来该跟她称呼不该一样,但弯来绕去的亲戚关系整得人脑子成浆糊了。

没法自动思考了,也只能混着喊。

他们到的时间也刚刚好。

还要等十多分钟正式开席。

长辈们互相寒暄,拉着手诉说过去在一起的时光。钟元打量周围的环境,看到被雪半冻的柿子树,白白的雪覆盖在红彤彤的柿子上,像挂满了小灯笼,看着心情就特别好。

征得主人同意后,钟元喊上詹安平一块打了几个柿子,忍不住尝了一口,完全就是奶酪流心质地啊,里面的“小舌头”特别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