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江叮叮想妈妈了,跟这个人在一起她还是有些紧张。

梁希呈也紧张,他在想怎么沟通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十分钟后,江引就收到梁希呈的微信,说孩子不去了,要回来……

看来父女相见相处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还是得在现场,那样孩子才有安全感。

没办法,江引只得同行。她像孩子的妈妈那样,坐在车的后排,抱着她和他的孩子,在一辆曾熟悉的车上看着京北的风景。

某年,他和她也曾带着江小白,一起在京北城的很多街道数着红灯余下的秒数,只不过那是好多年前,应该是七月的夏夜,因为很多时候,他都在杭州,把她一人留在京北。

闫浩一家三口早已在某超市门口等着,他们看起来才像一家三口,靠得很近。

不像江引她们,她和前面的父女俩隔了一段距离,她走得很慢,只要在江叮叮视线范围内就行,这样江叮叮就会安心。

她刻意保持着距离,任江叮叮一次又一次喊着:“妈妈快点,妈妈,快点。”

孩子们在三楼玩的时候,梁希呈和闫浩在围栏那边看着孩子,江引和闫浩老婆则坐在远处的一个椅子上追剧等着,她们也会聊孩子不同时期的问题,比如长牙,比如疫苗……

她也看到他和闫浩在某个角落抽烟,但她不会再在烟雾缭绕中去找他的眼睛。

她又在手机上看车票和机票,妈妈说回去,真要回吗?要问问妈妈吗?

她不希望妈妈回去,她希望妈妈勇敢、自信且闪耀,是光明正大的继母,而不是上不了台面的后妈。

“妈妈,妈妈,”江引走神的时候,听到江叮叮的声音,梁希呈和闫浩一家从游乐场门口出来了。

江叮叮快走几步跑到江引面前,“妈妈,妈妈,我是不是三岁半了?”江叮叮奶声奶气地问道。

“怎么了?”江引看着小脸微红的女儿问。

“妈妈,我是不是三岁半了?”

江引点头。

江叮叮马上趾高气扬地对后面走来的闫浩儿子说道:“我也三岁半了,我是姐姐。”

原来是让江叮叮小朋友叫闫浩儿子哥哥,江叮叮小朋友怎甘心居下,她很不情愿,她说她才是姐姐。

春日的这一天,他们去了游乐场,又去吃了饭,还玩了弹珠机,江叮叮很自然地黏在梁希呈怀里,却始终没有叫他一声爸爸。

晚上,梁希呈开车送江引母女回莲花山庄,那会儿江叮叮已经睡熟,母女俩坐在后排。

春寒料峭的夜里,车厢内气氛有些冷。梁希呈道:“等周晴结了婚再走吧……”

他声音不大,江引似是睡着了,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应。

她想到了下午看到的一段文字:我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盛开的夏天,那个夏天之后月亮就殒落了,我用以后的很多个夏天去临摹那轮月亮,我嫉妒它的仅有,又爱慕它的温柔……

那她呢,她也有过盛大的冬季,那之后,她再也不喜欢大雪了,下雪太冷了。

人生辽阔,也许不一定非要同行。

第 125章 或好或差

多年后再见到赵晓宁,她是带着孩子来京北旅游的过客;她是带着气场强大的妈妈归国参加哥哥婚礼的妹妹。

她们都在改变,或好或差。

也许赵晓宁早就变了,只是当年她走得太急,没来得及道别,所以都没记住对方最后的样子。

那是年后正月初六,赵晓鸥携周晴去机场接妈妈和妹妹。

江引得知赵晓鸥妈妈回来,而自己妈妈便要回云城,她觉得妈妈好没出息。

便决定留在京北陪妈妈。她觉得妈妈身后无人依靠,自己应带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