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引说:“老师也说让我们多多体验各类人的生活,我早上过来陪奶奶,下午就去上班,顺便学会做咖啡,到时候给你们尝尝。”

第二天下午,江引到店后,店长便带着江引,先熟悉店里的环境和各种设备。江引看着那些复杂的咖啡机,既好奇又有些紧张。

店长拿起一袋咖啡豆,耐心地给江引讲解不同咖啡豆的产地、风味和特点,然后示范如何研磨咖啡豆。

江引学着店长的样子,握住研磨机的手柄,开始转动,可磨出来的咖啡豆粗细不均。店长笑着说:“别着急,力度要均匀,慢慢来。”经过几次尝试,江引终于掌握了要领。

接下来是学习打发牛奶,店长告诉江引,奶泡的状态是制作好一杯拿铁的关键。江引按照店长的指示,将牛奶倒入奶缸,启动蒸汽棒,可牛奶却溅了出来。

旁边的店员姐姐笑着递给她一块毛巾,说:“角度没掌握好,蒸汽棒要斜着插入牛奶,而且位置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在大家的帮助下,江引逐渐打出了细腻的奶泡。

有一次,一位老顾客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店长鼓励江引试试。她小心翼翼地萃取浓缩咖啡,然后缓缓倒入打发好的牛奶和奶泡,可最后奶泡的花纹却没有拉好。

她有些沮丧,顾客却笑着安慰她:“没关系,味道还是很棒的,看得出是新手,继续加油。”这次之后,江引认真地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艺。

咖啡店的工作是充实又愉快的,下了班后再来医院呆会儿,晚上搭公交车收工的前两班车回赵宅,第二天再带着陈姨煲的营养餐去医院。

陈姨问她怎么回来那么晚,她跟陈姨说在一个咖啡店上班,直到有天晚上回来,她去陈姨的房间,给她送了一杯果饮,说是她自己调的,不影响睡眠的,陈姨也夸她独立。

其实江引自己清楚,她为什么去咖啡店上班,在京北,她除了在医院,就得回赵宅。

赵宅于她来说始终不是家,她像是寄宿在赵宅的穷亲戚,且是不被待见的亲戚。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影响妈妈平静的生活,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介入,使妈妈左右为难。

她记得第一天到赵宅,妈妈咽下去的委屈,她不想妈妈添堵,所以,尽可能的不与那些人有多的接触。

江引来赵宅十来天,除了陈姨和妈妈,没碰到过赵宅的其他人。

赵晓欧暑假报考驾照,每天回来得晚早上醒得也晚,赵晓宁跟江引同届。

高考后,天天在家通宵达旦地看剧,白天睡觉,睡醒了接着追。

赵政伟回来就在书房,没怎么出来过,江引自上班后走得更早,八点前就往医院赶,她想让姑姑早点回租房休息。

直到有一天,江引又如往常一样,八点前提着保温桶往大门外走,刚打开门就看见从外面进来一个人。

是个二十岁左右的男生,个子高高的,挺白,跟赵晓宁有几分相似,他头发略显油腻,身上带着些许烟酒味,见那人对自己颔首微笑,江引也懵了一下,想着这个可能就是赵晓宁的哥哥,便侧过身子让那人进来。

前一天,赵晓欧的一个同学过生日,大家吃了饭又去唱歌,等散场都3点半了,又有人说要去看日出,几个人又去看了日出,赵晓欧实在太困了,就没跟着一起去吃早餐,便叫了个车回来了。

本来想着叫陈姨开门的,还没开口大门就开了,便看见一个姑娘,穿得简单大方,扎了一个马尾,眉目清秀,脸上有几分慌张,他就说了一声谢谢,便见她小脸微红,像是有几分害羞也朝自己点头。

这会儿,就听到陈姨说话:“江引,今天有雨,你带上伞。”

江引便又返回厨房,去陈姨那儿拿伞。赵晓欧也跟着进来喊了声陈姨。

陈姨这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