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都臭了,等我回去洗完了再回来仔细告诉爹。”
杜老爷这才看见他灰头土脸的,心疼道:“去吧,待会儿带着你媳妇一起过来,包饭做了那么多不吃也浪费了。”
晚上楚韵和一屋子女眷洗得香喷喷的过来,吃的就是包饭。
她听何妈说,这些饭后来都是婆子们接手过去包的,里头粉丝菠菜肉丝都有,跟东北包饭的味道差别很大,但也很好吃,碳水化合物就没不好吃的。
杜太太吃得也很香,还不忘问她:“带回家的好东西在哪儿呢?”
楚韵给她指指曹家的带路菜,道:“就是这个。”
杜太太一看就要发火,杜容和插嘴道:“这是里李二少爷送的曹家的带路菜。”
一句话说得,桌上十几双眼睛都朝他们盯了过去。
对杜家来说,京里的李二少爷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挤破头都挤不进去的文人圈的那个李二少爷。
杜太太哑声道:“他找你们了?”
杜容和含笑道:“儿子带着小韵出门拜访他去了,这些文人性情古怪,崇尚魏晋之风,说是诗经里就写男女同游非淫,我就带着小韵出门试了试,结果真敲开了他们家大门,人还给小韵分了些稻种让她种。”
稻子太多,瞒不住人,这是两人商量好后决定说出来的,而且有李二爷做大旗,家里人对楚韵外出的事也会少很多意见。
果然听见李二爷,杜家上下就把两人携手出行的事给抛在脑后了。
杜老爷直笑,叫喜鹊拿了个大包饭送到楚韵跟前,柔声道:“这些风流才子都是这个性子,委屈你今儿舍了脸陪他出去走一趟。”
还跟家里另外两个媳妇说:“没事让锦儿泰儿带着你们往外走一走,咱们不走人多的地方,走走风景雅致人烟罕至的佳处也不错。”
万一这两个儿子也有运道呢?
杜容锦倒是愿意,干干脆脆地说了个好。
杜容泰是旗丁,他只有专心伺候老主子才有出路,对于巴结外边酸溜溜的文人这样的事,他不会去做,但爹的话又不能反驳,于是也说了句好。
魏佳氏和闵氏听得发呆,两人嫁进杜家都有十来年了,哪里出过远门?
她们对远游的记忆都停留在十四岁之前,十四岁之前大多数旗人姑娘都没订亲,她们可以去庙会、戏班子、逛街,十四岁一过,就要在家养性子关到十七八出嫁,这日子就难熬了。
既然难熬,干脆进来了就不去想要出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