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道:“我带了一些种子,姜也还剩了一些,这个吃了暖身,冬日存一点夏日卖一点儿,乡里也是个进项。我打算跟三爷二爷去衙门要点儿田专门种一种,等收完第一茬粮。就让衙门优先发给丰年乡,以后咱们乡想吃姜,也不是连想都不敢想了,总有一年是个丰收年吧?”

胡里正呆了半天,回过神了,他嘴唇蠕动半天,许久没言语,楚韵是嫁出去的姑娘,她能这么帮乡里,杜家人能没有怨言吗?

杜容和注意到胡里正的目光,笑道:“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胡里正脑子里还是蒙的,看杜容和不反对,当下也顾不得许多,带着小女儿便回家跟儿子商量去了。

胡狸娘路上却始终没放下心,还没进门就跟爹道:“奶奶的,那个二大爷,太不是东西啦。今儿差点让他劫了道,爹、娘,以后你们看见他可要离远点。”

胡里正唉声叹气,简直没法说了,说了楚韵的事以后,忍不住道:“咱闺女我看嫁出去够悬。”

“去你的,咱狸娘这么好,谁娶了她那是享了八辈子福。”步大娘打了丈夫两拳,想起楚韵要在衙门种地的事儿,道:“韵姐儿跟她娘太像了。”

胡里正道:“长得不像,人倒是越来越像王甜甜。”

楚韵的娘就叫王甜甜。

王家是逃难来的丰年乡,听说祖上是为前明丈量土地的小吏,大清开国后也想过要量几次国土,看看乡下有多少耕地,跟朝廷的税收能不能对上。

这事儿太得罪人了,王小吏干了两回当地的大地主就恨不得把他吃了,为了保命最后王小吏官都不当了带着媳妇孩子往外跑。

等跑过了熟人地界,没人陈情了,王家人也就跑不动了。

还是秦老太太看王小吏的媳妇江氏可怜,做了主要把王家人留下来,楚老太爷为前朝守节,这种事很乐意干,他还想着要把事儿记录下来,以后让子孙后代传下去,在某一天拿出来揭发带清。

王小吏给家人找到落脚处以后就慢慢病死了。王甜甜和楚习文在楚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后来也顺理成章成了夫妻。

因为王甜甜有个奶嬷嬷绣活儿格外好,所以她也学了一手好绣活儿。丰年乡有好几次荒年,楚家人能好好的,都是靠着王甜甜跟楚习文两个人冒着被抓起来吃人肉的风险去山上找吃的回来。

丰年乡的梨子就是王甜甜找回来的,当时人跟人之间气氛很紧绷,隔壁县还出了近邻杀了近邻全家腌着吃肉的事儿。

一时间人人自危,胡家提天天大门紧闭,胡里正甚至都觉得,丰年乡差不多也要到那个时候了。

王甜甜有一天在大白天光明正大地跑了出去,上山下地找了一整天,最后摸了一筐瘦巴巴的刺梨过来。

胡里正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王甜甜说:“胡四哥,你看我出去逛了这么大一圈也没事,说明咱们乡里还是好人多,好人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干坏事,喏,这是我找的梨子,你捣烂了给乡里分下去,大家要是愿意一起吃,咱们乡还跟从前一样,不会有大事。”

胡里正将信将疑,但王甜甜念过书,她漂亮、聪明,加上胡家前边还有几个等着做里正的哥哥,胡里正算是赌了一把。

他赌对了!

吃了这一碗梨子水以后,乡里的地主开了门,分了许多粮食出来,大家熬过了那个灾年,没有因为互相残杀死一个人。

从此灾年共分梨子水就成了丰年乡的传统,就像王甜甜说的,只要一起喝过一样的水,人再苦也记得这一点甜。丰年乡靠着这碗水,这么多年也没有出过那样穷凶极恶的案件。

王家的姑娘他们也叫她王甜甜了,王甜甜本人很喜欢这个名字,坟头刻的也叫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