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嚼不烂,便罢了。你记着,接穗要用结过果子的树。要嫁接梨,最好用棠做砧木,这么结出来的梨子,果子大而且吃着甜美多汁,其次便是用杜梨树做砧木,用它嫁接,以后能早点儿吃上果子,而且这树能活好些年,养几代人都成。至于最不好的呢,是桑树,以后你看见远远避开这个就成。”
秦好女是个好奇的姑娘,她不仅要听还喜欢问,不然也不会成为种地好手了,便道:“为什么不能用桑树呢?”
楚韵理解了一点为什么老师都喜欢会提问的同学,这么多姑娘,就这一个敢问她啊!
她温声解释道:“因为树与人一般,都有亲疏远近,血缘越近相处得越好,桑与梨关系太远,要用桑嫁接梨子便不容易活,以后你若自己动手嫁接果子,试了几次都不容易活,便算了。”
树有亲疏远近,这话说得奇怪,但因为出自楚韵之口,秦好女便信了,并且深信不疑。
而且她虽不比楚韵小多少,心里却把楚韵当做师父看待,乍闻此话给便觉得奇怪,道:“我自己试那么多年做什么?我不能先问问三奶奶吗?”
“但凡我在京里你自然能随时问我,可我学艺不精……”楚韵想到这里就有些后悔,从前念书,多少好时光都白白浪费了,当年她就没打算干这个,有时候她都在想自己穿越到这来是不是就是因为她念书时作孽太多,叹口气道:“万一我也不会呢?”
而且楚韵可没打算在京里待一辈子!她悄悄与秦好女道:“若以后我走了呢?难道你也不自己试试看?”
秦好女一听她要走,更加大惊失色,问她:“三奶奶要去哪里,什么时候走?”
楚韵笑笑:“只是有这个打算,你不要对外说,总之以后我不在,你也可以写信过来,但山水重重,总有信不能到的地方,到时你怎么办呢?我寻思,等以后我与小荷走了,这林子便交给你打理,你想怎么折腾便怎么折腾了,年年给我六分红便是了。”
秦好女还稀里糊涂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只是迷迷糊糊间感觉,似乎有一个天大的惊喜掉在了自己头上。
第117章 看戏的场地
楚韵坡地能嫁接的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尤其头一年最要紧,她一个人也不能做完所有的活,所以都尽量教这些姑娘做,要是有人做得不对,她再去纠正。
楚韵是不怕出错的,地既然给了她,那就跑不了了,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怕出错的是姑娘们,乡里不怎么传手艺给她们,这回能跟在楚韵屁股后边的人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或者疯狂洗衣裳或者疯狂做饭让家里人高兴,加上楚韵自己有面子,所以才能这么轻易地在春耕时跑出来学本事,一个两个都怕养死了要嫁接的树枝,然后楚韵就不要她们了,所以都很紧张。
其实,嫁接的活儿最重要的是交接处,只要交接处能密接好,能让大树的营养成功送给接穗,事情就成了一大半。最后她干脆挨个带着姑娘们嫁接,一个人接了三五株,总算有点儿熟手了她就躲在一边看这个姑娘教下一个了。
这些人都是秦好女挑出来的,人没那么机灵,但老实勤恳,做活一丝不苟,楚韵教了一下午,嫁接了一亩地后,基本上就能有个人样了。
秦好女也很自豪啊,她道:“我们一点也不比兄弟们差,在家叉鱼我是最快最好的,她们也是!兄弟们隔三差五便要偷懒,即便真叉也不如我们。不过有些人不知是瞎了还是疯了,竟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偷懒的人不骂,非说什么兄弟们能做的事多不差这一个,做不好便罢了。她们呢,事事做好,略歇歇脚仍要挨骂。”
楚韵想,这就是为什么她愿意无条件教她们了古代姑娘的一生,没有容错率。
而她本来也是没有容错率的古代姑娘,只不过借着嫁进“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