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的考察年份。

楚韵在封面的“不驯”下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年份,按照推算来看,杜文是从七岁起就开始提笔记录这本书了。

楚韵余光扫了一眼杜容和。

他已经是她见过非常聪明的人,但杜文看起来也不比小荷老师差。

她在那么小的年纪已经察觉到了亲爹的不对劲。

这样的孩子,郎太太爱她疼她,无论她做了什么错事都盼着她活着也很正常。人都有爱才之心,何况是寄托了自己愿望的女儿。

以下是杜文笔述。

“我出生在一个旗人家庭,我的母亲从小告诉我,旗人是天下最尊贵的人群,而我流着满人的血,在旗人中身份也更贵重。不过我思来想去,都觉得在黄米胡同这件事也难说。”

“在我逐渐长大后,怪异的感受越发明显。娘想要我做妃嫔,但郎家兄弟姐妹们都跟我说‘包衣只能趴在地上当哈巴狗儿’。虽然郎家舅舅对我很好,回头就打了兄弟们给我出气。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格格不入。”

“这样的格格不入,是因为人分高低贵贱。在满人眼中,满人是第一等,旗籍满人是第二等,旗籍蒙人是第三等,旗籍汉人是第四等,包衣汉人是第五等,蒙人是第六等,汉人是第七等。这样来看,杜家是五等人,郎家是四等人。

这是血脉决定的,从下往上走,难如登天,除非有人能换掉自己的血。但爹娘总认为我们本来就该混到第一等去。我真不知道怎么混,难不成竟是要我要了大清的命,让他登基吗?”

“我不想做这些无聊的事。我心里也不认可满人的秩序。我是个姑娘家,嫁人比天大,姑且就按照嫁人的等级来分一分三六九等。

在我眼里,第一等人是商人,商人经常出门,嫁给他们有钱花,还不用常常伺候丈夫。第二等人是落魄儒林,酸秀才志存高远又始终不得志,大多只能寄情山水之间。游山玩水是人间一大乐事。第三等人是官员,姑娘家嫁过去只能做个管家妇,一生再难出门。这三类人尚且可嫁,剩下的便不值一提。

至于爹娘看重的爱新觉罗,我认为是下等人,宫门一入深似海,再出宫门是枯骨。嫁给下等人,我宁愿现在就下地狱。”

看完了这个楚韵终于笃定了,二姐确实是古代人,不然她在自己定等级时,一定会把自己定成人上人,而不是让其他人在自己头上拉屎拉尿。